婚姻协议书,也被称为婚前协议或婚后协议,是夫妻双方在结婚前后对财产分配、抚养子女、家务分工等事项进行预先约定的书面文件。其法律效力的认定对于维护婚姻双方的权益至关重要。
首先,婚姻协议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是被认可的。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处理方式。这些约定必须以书面形式出现,并遵循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原则。
其次,婚姻协议书的法律效力取决于其内容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协议内容不能违反公序良俗,不能侵犯第三方的合法权益,也不能剥夺一方的基本权利。例如,关于财产分配的约定必须公平合理,不能明显偏向某一方。
此外,为了确保婚姻协议书的法律效力,签订过程也需合法。双方应在签署前充分协商,并在无外界不当影响的情况下自愿签署。协议经公证机关公证后,其法律效力更强。
需要注意的是,《民法典》也规定了某些情况下协议可能无效,如存在欺诈、胁迫情形,或者涉及个人基本生活权益的过分限制等。
总之,婚姻协议书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对夫妻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在签订婚姻协议书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