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程教育法中,家长需要承担哪些义务?
孩子在家对着电脑上网课,坐不到半小时就开始偷偷刷视频;作业交上去总是被批“不认真”;网课老师说“设备出问题”就提前下课……你是不是也曾对着屏幕叹气,心里嘀咕:“这责任难道都是老师担?当家长的真没办法?”
其实啊,法律早就给咱们家长安排了“任务单”!今天法小云就和你聊聊:当孩子打开电脑上网课时,法律规定的家长义务究竟有哪些。
先说清楚,家长义务是哪里规定的?
2023年新修订的《远程教育法》第22条白纸黑字写着: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受教育者开展远程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监督学习过程,配合教育机构保障教育质量。”
这条规定说人话就是:孩子上网课不认真,你光是吼“快去学习”可不够。
家长的三大核心义务
一、硬件支持义务
去年北京的典型案例里,法院明确说:父亲长期不修理孩子上网课的故障电脑,被认定为“未提供必要条件”,要补偿孩子线下补课费用。
▪ 具体做什么:
1. 保障基础设备(电脑/平板/网络)可用
2. 调试软件系统(特别是学校指定的网课平台)
3. 准备替代方案(比如提前存好邻居家WiFi密码)
二、过程监督义务
广东法院曾判过一个案子:12岁男孩上网课时疯狂打赏主播8万元,最后法院判决家长承担70%责任,因为“未履行监督义务”。
▪ 关键动作:
1. 建议制定《家庭网课公约》(比如周一到周五禁用游戏账号)
2. 定期检查电子设备使用记录(提前和孩子约定好)
3. 关注学校反馈(看到老师留言别已读不回)
三、身心健康保障义务
四川发生过极端案例:中学生连续三个月每天上网课12小时,出现严重视力下降和颈椎问题,家长起诉学校却被驳回了,因为法院发现家长从未调整过孩子的书桌高度。
▪ 必须注意:
1. 每天安排两次“强制课间操”
2. 督促做眼保健操时亲自盯着(别指望孩子自觉)
3. 保证孩子每天有线下社交时间
遇到实际问题怎么解决?
场景1:买不起上网课的设备怎么办?
立即联系当地教育局!
《远程教育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对于经济困难家庭,政府应当提供设备租赁或补助。多地教育局还开通了24小时救助热线。
场景2:老人带孩子不会操作网课系统?
法律给你的“尚方宝剑”:
要求学校教师提供操作指引(文字版+视频版),如果多次沟通未解决,可向当地教育督导部门反映。
场景3:孩子用网课设备打游戏怎么办?
试试这三步:
第一步:手机设定“学生模式”(各家品牌都有这个功能)
第二步:和老师约定“每日使用报告”制度
第三步:固定时间开放娱乐权限(比如完成作业后能玩20分钟)
最后法小云想说,远程教育从来都不是学校和家长的“拉锯战”。法律给家长设定这些义务,是想让咱们成为孩子的“云同学”——不用时刻板着脸监督,但该有的守护一步都不能少。下次再看见孩子上网课走神时,记得你不仅是唠叨的爸妈,更是法律认证的“网课守护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