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刷手机时看到“三天瘦十斤”的减肥药广告,买回来吃了一个月却一斤没掉;电视购物里吹得天花乱坠的“神奇净水器”,买回家发现和普通滤芯没区别……这些夸大其词甚至虚假宣传的广告,不仅让人花了冤枉钱,还可能威胁健康安全。
今天法小云就和大家聊聊,那些“吹牛不打草稿”的广告背后,法律到底是怎么“治”他们的。
---
一、虚假广告罪到底是个啥?
简单来说,虚假广告罪就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或发布者故意用虚假内容欺骗消费者,情节严重的行为。比如虚构产品效果、伪造检测报告,甚至隐瞒产品风险。
法律依据:根据《刑法》第222条,犯虚假广告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这里要注意两个关键词:
1. “情节严重”:比如导致多人上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人身伤害。
2. “既遂”:指虚假广告已经发布并实际造成危害,而不是“准备发广告但还没发”的情况。
---
二、真实案例告诉你:吹牛真的会被判!
案例1:某公司宣传“喝XX茶包治百病”,声称能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甚至癌症。实际该茶只是普通草本茶。法院判决公司负责人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20万元。
案例2:网红直播间卖“纯天然护肤品”,实际添加了违禁激素。多名消费者使用后脸部溃烂。主播和品牌方均被判刑,主播另需赔偿消费者医疗费用。
从这些案子能看出:法律不仅罚钱,还可能让人坐牢,尤其是当虚假广告危害到他人健康时,处罚会更重!
---
三、遇到虚假广告,普通人怎么维权?
如果你发现自己被虚假广告坑了,别慌!跟着法小云三步走:
第一步:固定证据
- 截图广告页面(带发布时间和商家信息)。
- 保留付款记录、商品实物或服务凭证。
- 若商品导致身体问题,及时就医并保存病历。
第二步:多渠道投诉
- 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
- 通过“全国12315平台”网站或APP提交投诉。
- 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虚假广告也归他们管)。
第三步:起诉索赔
如果商家拒不赔偿,可向法院起诉,要求:
1. 退货款
2. 赔偿损失(如医药费)
3. 支付价款3倍的惩罚性赔偿(若涉及欺诈)
---
四、商家必看!这些红线不能碰
如果你是广告从业者或商家,千万记住:
- 功效要有科学依据,比如“美白”需提供检测报告。
- 禁止虚构用户评价,P图伪造对比效果。
- 医疗、保健品广告不能宣传疗效,必须标注“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
以上就是关于“虚假广告罪既遂在刑法中的具体处罚规定是什么?”的相关回答。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着急,点击页面下方的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联系专业律师。平台有10万名律师在线服务,会根据你的情况推荐最合适的法律专家,一对一帮你梳理证据、制定维权方案,实实在在解决难题。
法律看似遥远,其实就在你我身边。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才能让骗子无处遁形!
(法小云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法律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