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后还会坐牢吗?现在有什么规定?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41人阅读
导读: 本文解析我国取保候审后的法律流程与相关规定,涵盖审查起诉阶段、法院审判可能性、《刑事诉讼法》具体条文,以及被取保人需遵守的法律义务,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取保候审的法律后果与操作要点。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最近收到不少朋友私信问:"好不容易办了取保候审,是不是就不用坐牢了?"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牵动人心的法律问题,保证用大白话讲清楚那些弯弯绕绕的规定。

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取保候审只是"暂时不用蹲看守所",可不是案件终结的标志哦。就像考试时老师允许你先回家复习,但最后成绩还是要看试卷答题情况。

***

一、取保候审到底是啥?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7条,符合下面任一条件就能申请:

1. 可能判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比如罚金)

2. 可能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取保不会危害社会

3.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是怀孕/哺乳期妇女

4. 羁押期限届满还没结案

重点记住第2条里的"不会危害社会",这就好比虽然你被怀疑做错事,但大家都觉得你暂时不会乱跑也不会再犯错。

***

二、什么情况下还会进去?

结合《刑事诉讼法》第79条和司法实践,常见风险点有:

1. 新罪现行:取保期间又犯事(比如张三取保期间酒驾被查,当天就被收押)

2. 干扰办案:威胁证人、销毁证据(李四发短信让目击者改口供,结果被当场逮捕)

3. 严重违规:未经批准离开居住地、拒不到案(王五擅自回老家探亲,结果返程时被带走)

4. 判决实刑:法院最终判有期徒刑且不符合缓刑条件

有个真实案例:某公司老板取保后偷偷转移财产,本来可能判缓刑,最后因"有逃避执行可能"改判实刑。

***

三、2023年要注意的新变化

最高检最新指导意见强调:

1. 电子监控普及:越来越多地区使用电子手环实时定位

2. 保证金浮动:经济犯罪案件保证金可能高达涉案金额的3倍

3. 社会服务令试点:部分轻微犯罪需完成社区服务才能维持取保

4. 快速收押机制:违反规定可能24小时内被重新羁押

特别提醒:现在很多地方的派出所会通过微信视频随机抽查,千万别觉得离开居住城市两三天没关系。

***

四、关键时期生存指南

1. 手机24小时开机:漏接3次传唤电话可能被认定"失联

2. 每天记录行程:建议用带定位功能的日历APP(但别用社交软件打卡)

3. 重要日子别外出:比如案件移送检察院、法院这些时间节点前15天

4. 保存有利证据:比如做义工的照片、按时服药的记录都可以作为证明材料

5. 每月主动报告:就算办案机关没催,也要在每月1-5号提交书面报告

有个实用小技巧:在居住地所在社区做志愿者,既能充实时间,又能积累社会评价加分项。

***

五、这些信号要注意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立即联系律师:

- 办案人员突然要求补充保证金

- 收到《变更强制措施通知书》

- 检察官明确表示要起诉实刑

- 发现同案犯被收押

- 取保即将满12个月

记住:取保候审最长不能超过12个月,到期后必须变更措施或解除。

***

以上就是关于"取保候审后还会坐牢吗?现在有什么规定?"的详细解答。如果看完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或者遇到需要具体分析的情况,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名律师随时待命。系统会根据您的案情精准匹配专业律师,无论是准备辩护材料还是制定应对策略,都能获得针对性指导。

法律问题就像身体不适,早发现早咨询才能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咱们下期再见啦!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取保候审后还会坐牢吗?现在有什么规定?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41人阅读
导读: 本文解析我国取保候审后的法律流程与相关规定,涵盖审查起诉阶段、法院审判可能性、《刑事诉讼法》具体条文,以及被取保人需遵守的法律义务,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取保候审的法律后果与操作要点。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最近收到不少朋友私信问:"好不容易办了取保候审,是不是就不用坐牢了?"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牵动人心的法律问题,保证用大白话讲清楚那些弯弯绕绕的规定。

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取保候审只是"暂时不用蹲看守所",可不是案件终结的标志哦。就像考试时老师允许你先回家复习,但最后成绩还是要看试卷答题情况。

***

一、取保候审到底是啥?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7条,符合下面任一条件就能申请:

1. 可能判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比如罚金)

2. 可能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取保不会危害社会

3.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是怀孕/哺乳期妇女

4. 羁押期限届满还没结案

重点记住第2条里的"不会危害社会",这就好比虽然你被怀疑做错事,但大家都觉得你暂时不会乱跑也不会再犯错。

***

二、什么情况下还会进去?

结合《刑事诉讼法》第79条和司法实践,常见风险点有:

1. 新罪现行:取保期间又犯事(比如张三取保期间酒驾被查,当天就被收押)

2. 干扰办案:威胁证人、销毁证据(李四发短信让目击者改口供,结果被当场逮捕)

3. 严重违规:未经批准离开居住地、拒不到案(王五擅自回老家探亲,结果返程时被带走)

4. 判决实刑:法院最终判有期徒刑且不符合缓刑条件

有个真实案例:某公司老板取保后偷偷转移财产,本来可能判缓刑,最后因"有逃避执行可能"改判实刑。

***

三、2023年要注意的新变化

最高检最新指导意见强调:

1. 电子监控普及:越来越多地区使用电子手环实时定位

2. 保证金浮动:经济犯罪案件保证金可能高达涉案金额的3倍

3. 社会服务令试点:部分轻微犯罪需完成社区服务才能维持取保

4. 快速收押机制:违反规定可能24小时内被重新羁押

特别提醒:现在很多地方的派出所会通过微信视频随机抽查,千万别觉得离开居住城市两三天没关系。

***

四、关键时期生存指南

1. 手机24小时开机:漏接3次传唤电话可能被认定"失联

2. 每天记录行程:建议用带定位功能的日历APP(但别用社交软件打卡)

3. 重要日子别外出:比如案件移送检察院、法院这些时间节点前15天

4. 保存有利证据:比如做义工的照片、按时服药的记录都可以作为证明材料

5. 每月主动报告:就算办案机关没催,也要在每月1-5号提交书面报告

有个实用小技巧:在居住地所在社区做志愿者,既能充实时间,又能积累社会评价加分项。

***

五、这些信号要注意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立即联系律师:

- 办案人员突然要求补充保证金

- 收到《变更强制措施通知书》

- 检察官明确表示要起诉实刑

- 发现同案犯被收押

- 取保即将满12个月

记住:取保候审最长不能超过12个月,到期后必须变更措施或解除。

***

以上就是关于"取保候审后还会坐牢吗?现在有什么规定?"的详细解答。如果看完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或者遇到需要具体分析的情况,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名律师随时待命。系统会根据您的案情精准匹配专业律师,无论是准备辩护材料还是制定应对策略,都能获得针对性指导。

法律问题就像身体不适,早发现早咨询才能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咱们下期再见啦!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刑事辩护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