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生活中一个既常见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你买到过包装和某大牌几乎一样,但质量差很多的商品吗?是不是第一眼差点认错?
这种"高仿"行为不仅让消费者吃亏,更可能构成商标侵权。今天就带大家轻松搞懂——什么样的行为会踩到商标侵权的红线。
**
一、法律怎么说?
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七条,侵犯商标权的行为主要分三类:
1. 没经过允许,在相同商品上用"一模一样"的商标(比如直接照搬某奶茶商标贴在自己杯子上)
2. 在相同商品用"高度相似"商标,或类似商品用相同/近似商标,导致消费者混淆(比如把运动鞋的"对勾"标志换成"对叉")
3. 故意为侵权行为提供帮助(比如明知是假货还帮忙运输)
这里要注意两个关键词:
- "容易导致混淆":不要求实际产生混淆,只要可能混淆就算
- "商标性使用":必须是把标识当作商标使用(比如印在包装正中央),如果是剧情需要出现在电影道具上就不算
**
二、真实案例看门道
【茶颜观色案】
某奶茶店使用与"茶颜悦色"高度相似的"茶颜观色"商标,连字体排版都模仿。法院认定构成侵权,判赔170万元。
——小云划重点:改个字就想蒙混过关?不行!
【新百伦案】
某厂商在袜子产品上使用"新百伦"商标,而正主"New Balance"的商标注册在鞋类。法院认为两类商品关联性强,同样构成侵权。
——小云提醒:跨品类使用也可能栽跟头哦~
**
三、遇到侵权怎么办?
如果你是商标权人:
1. 固定证据
- 拍照录像侵权商品
- 保留购买凭证/网页截图
- 记录侵权方沟通记录
2. 三步走维权
▶ 先协商:发律师函要求停止侵权
▶ 再投诉: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提交材料(7个工作日内会有回复)
▶ 后起诉:准备好权属证明、侵权证据、损失证明向法院起诉
如果你是普通消费者:
1. 保留购物小票和外包装
2. 向12315平台投诉举报
3. 涉及金额较大可要求"退一赔三
**
四、防侵权小贴士
给创业者的建议:
- 设计商标前先上"中国商标网"查重
- 核心商标要注册全品类(45个类别)
- 定期做市场监测,发现仿冒及时处理
给消费者的提醒:
- 认准商标旁的®标志(注册标记)
- 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要警惕
- 发现假货记得拍照留证
**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认定侵犯商标权的行为?】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商标被仿冒或者不小心卷入侵权纠纷,先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实时在线,会根据具体情况为你匹配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发律师函还是准备诉讼材料,都能得到针对性指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