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诽谤案件为何不立案?我应该怎么办?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58人阅读
导读: 本文分析网络诽谤案件不立案的主要原因,包括取证困难、证据不足及网络环境复杂性,并提供受害者应对措施如证据收集、报警及法律维权。结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及相关司法解释,解析网络诽谤的法律依据与维权途径。

网络诽谤案件为何不立案?我应该怎么办?

——法小云教你用法律保护自己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特别扎心的问题:为什么明明被人造谣抹黑,报警却被告知“立不了案”?难道只能忍气吞声吗?

先别急!咱们一起看看背后的原因,再教你几招实用的解决办法!

---

一、为什么你的网络诽谤案件“立不了案”?

很多朋友觉得“网上骂人=犯罪”,但法律上可不是这么简单哦!

咱们先记住三个关键点:

1. 情节严重”才算犯罪

根据《刑法》第246条,诽谤罪必须满足“捏造事实+故意传播+严重损害他人名誉”三个条件。

比如对方只是在小群里骂你几句,可能达不到“严重”程度,警察叔叔确实没法直接抓人。

2. 刑事诽谤属于“告诉才处理”

简单说就是:除非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比如引发大规模网暴、导致受害人自杀等),否则需要你自己去法院起诉,而不是直接由警方立案侦查。

3. 证据不足是常见问题

很多朋友报警时只有几张截图,但法律要求完整证据链:谁发的?什么时候发的?造成了多大影响?这些都需要完整记录。

真实案例:

杭州某女子被网友造谣“出轨快递小哥”,谣言转发量超过5万次,最终法院以诽谤罪判处造谣者有期徒刑1年。而另一位网友因朋友圈被骂去报警,因传播范围小且证据不足,警方建议走民事途径。

---

二、遇到网络诽谤,你可以这么做!

第一步:固定证据(最关键!)

- 立即对辱骂内容截图、录屏(记得录到对方的账号信息和发布时间)

- 联系公证处对证据做“网页公证”(费用约800-1000元,效力最强)

- 如果内容被删除,可联系平台客服要求恢复(《民法典》第1195条规定平台有配合义务)

第二步:分情况选择维权方式

- 情况1:传播量极大(比如转发超500次或阅读超5000次)

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记得提交证据清单和传播数据证明。

- 情况2:影响范围较小

向警方报案请求治安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可处5-10日拘留+500元以下罚款)

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公开道歉(《民法典》第1024条保护名誉权)

第三步:让平台“干活”

所有社交平台都有“侵权投诉通道”,提交证据后平台必须删除内容(法律规定48小时内处理)。如果平台不配合,可以截图投诉记录作为追加证据!

真实案例:

李女士发现微博用户发布其“收受贿赂”的不实信息,她立即公证证据并向法院起诉。最终法院判决对方赔偿2万元精神损失费,并在微博置顶道歉3天。

---

三、法小云的特别提醒

1. 不要冲动对骂!对方可能反过来告你侵权

2. 保留所有支出凭证(公证费、律师费等),胜诉后可以要求对方赔偿

3. 如果不知道如何操作,先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免费咨询

---

以上就是关于【网络诽谤案件为何不立案?我应该怎么办?】的相关回答。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快速获得律师解答。

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会为您匹配专业、合适的律师,从收集证据到准备诉讼材料,手把手教你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我是法小云,我们下次见~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网络诽谤案件为何不立案?我应该怎么办?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58人阅读
导读: 本文分析网络诽谤案件不立案的主要原因,包括取证困难、证据不足及网络环境复杂性,并提供受害者应对措施如证据收集、报警及法律维权。结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及相关司法解释,解析网络诽谤的法律依据与维权途径。

网络诽谤案件为何不立案?我应该怎么办?

——法小云教你用法律保护自己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特别扎心的问题:为什么明明被人造谣抹黑,报警却被告知“立不了案”?难道只能忍气吞声吗?

先别急!咱们一起看看背后的原因,再教你几招实用的解决办法!

---

一、为什么你的网络诽谤案件“立不了案”?

很多朋友觉得“网上骂人=犯罪”,但法律上可不是这么简单哦!

咱们先记住三个关键点:

1. 情节严重”才算犯罪

根据《刑法》第246条,诽谤罪必须满足“捏造事实+故意传播+严重损害他人名誉”三个条件。

比如对方只是在小群里骂你几句,可能达不到“严重”程度,警察叔叔确实没法直接抓人。

2. 刑事诽谤属于“告诉才处理”

简单说就是:除非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比如引发大规模网暴、导致受害人自杀等),否则需要你自己去法院起诉,而不是直接由警方立案侦查。

3. 证据不足是常见问题

很多朋友报警时只有几张截图,但法律要求完整证据链:谁发的?什么时候发的?造成了多大影响?这些都需要完整记录。

真实案例:

杭州某女子被网友造谣“出轨快递小哥”,谣言转发量超过5万次,最终法院以诽谤罪判处造谣者有期徒刑1年。而另一位网友因朋友圈被骂去报警,因传播范围小且证据不足,警方建议走民事途径。

---

二、遇到网络诽谤,你可以这么做!

第一步:固定证据(最关键!)

- 立即对辱骂内容截图、录屏(记得录到对方的账号信息和发布时间)

- 联系公证处对证据做“网页公证”(费用约800-1000元,效力最强)

- 如果内容被删除,可联系平台客服要求恢复(《民法典》第1195条规定平台有配合义务)

第二步:分情况选择维权方式

- 情况1:传播量极大(比如转发超500次或阅读超5000次)

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记得提交证据清单和传播数据证明。

- 情况2:影响范围较小

向警方报案请求治安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可处5-10日拘留+500元以下罚款)

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公开道歉(《民法典》第1024条保护名誉权)

第三步:让平台“干活”

所有社交平台都有“侵权投诉通道”,提交证据后平台必须删除内容(法律规定48小时内处理)。如果平台不配合,可以截图投诉记录作为追加证据!

真实案例:

李女士发现微博用户发布其“收受贿赂”的不实信息,她立即公证证据并向法院起诉。最终法院判决对方赔偿2万元精神损失费,并在微博置顶道歉3天。

---

三、法小云的特别提醒

1. 不要冲动对骂!对方可能反过来告你侵权

2. 保留所有支出凭证(公证费、律师费等),胜诉后可以要求对方赔偿

3. 如果不知道如何操作,先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免费咨询

---

以上就是关于【网络诽谤案件为何不立案?我应该怎么办?】的相关回答。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快速获得律师解答。

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会为您匹配专业、合适的律师,从收集证据到准备诉讼材料,手把手教你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我是法小云,我们下次见~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刑事辩护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