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因假冒商标被扣如何处理,消费者的权益如何保障?
一、假冒商标商品的认定与处理
假冒商标商品严重侵犯了商标所有人的权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旦发现商品为假冒商标,商家应立即停止销售,并主动向相关执法部门报告。对于被扣商品,商家有权提出申诉,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正规进货凭证、授权证明等,以证明商品来源合法。执法部门会根据证据情况做出处理决定。
二、消费者购买到假冒商标商品的应对措施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应保留购物凭证和商品,以便维权时使用。一旦发现购买到假冒商标商品,可联系商家协商退货退款。若商家拒绝处理,消费者可拨打投诉电话向相关部门投诉,并提供购物凭证、商品照片等证据。
三、消费者权益的保障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多项权利,包括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安全权等。当消费者购买到假冒商标商品时,其知情权与公平交易权受到侵害。商家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同时,消费者可向有关部门投诉并获得维权支持。此外,《商标法》也明确规定了对假冒商标行为的处罚措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相关法律条文列举
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有权获得真实的商品信息。
2. 《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属于假冒注册商标行为。对假冒商标的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应注意辨别商品真伪,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