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犯罪的法律条款及处罚措施
一、环境犯罪的法律条款
为了保护环境资源,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法律法规,针对环境犯罪明确了一系列法律条款。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至三百四十五条规定了关于环境污染、破坏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犯罪行为。此外,《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也详细规定了各类环境犯罪的界定和处罚原则。
二、环境犯罪的处罚方式
对于环境犯罪,我国采取多种处罚方式,主要包括刑事处罚、行政处罚以及民事责任。
1. 刑事处罚:对于严重环境犯罪行为,如非法排放污染物、非法采矿等,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将处以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刑事处罚。
2. 行政处罚:对于一般环境违法行为,如超标排污、非法倾倒废弃物等,将给予罚款、责令停产整顿、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
3. 民事责任:环境犯罪者还需要承担因其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如赔偿环境污染损失、恢复生态环境等。
三、具体法律条文列举
1. 《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 《环境保护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责令其停产整治。
总之,我国对于环境犯罪采取严厉打击的态度,以法律手段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