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专题
法驻云行政诉讼专题,提供行政复议、申诉流程、行政处罚、执法监督、权利保护等知识,帮助您了解行政诉讼程序,掌握维权策略,有效应对行政纠纷,维护合法权益。
20000+篇专题内容
行政诉讼知识
行政诉讼
治安传唤的最长时限是多少小时?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聊一个特别接地气的话题——“警察叔叔叫我去派出所问话,最长能留我多久?”。 是不是光听这句话,就觉得手心冒汗?别慌!咱们今天就用“吃西瓜”的轻松方式,掰开揉碎讲清楚这件事的法律门道。 --- ### 一、法律怎么说?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二条和第八十三条规定: 1. 普通情况。:警察传唤接受调查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8小时。。 2. 特殊情况。(比如案件复杂、可能拘留处罚的),经派出所负责人批准,最长可以延长到24小时。。 注意啦!延长到24小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 案件确实复杂,需要更多时间查证; - 必须经过派出所负责人签字批准。 举个栗子🌰: 2021年某地一起打架纠纷案中,当事人被传唤后,警察在8小时内查清了事实,直接放人。而另一起涉及多人赌博的案件,因调查难度大,经审批后传唤时间延长到了20小时。 --- ### 二、遇到传唤怎么办? 第一步:冷静!冷静!冷静!。 警察叔叔不会无缘无故传唤人,先配合出示证件、说明情况。 第二步:开口问清关键信息。 - “请问传唤我的事由是什么?” - “现在几点开始计算时间?” (建议悄悄用手机记录传唤开始时间) 第三步:及时联系家人和律师。 法律规定,传唤后应当立即通知家属。如果没收到通知,可以主动要求联系家人,或委托律师介入。 重点提醒。:如果超过24小时还没放人,或者传唤期间有逼供、体罚等行为,记住保留证据。(如监控录像、伤情照片),事后向公安机关督察部门投诉,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 ### 三、真实案例告诉你 2020年某地曾有一男子因邻里纠纷被传唤,警察未按规定延长时限,直接扣留了他26小时。事后法院判定公安机关程序违法,当事人获得了国家赔偿。 你看,法律不仅是冷冰冰的条文,更是保护咱们的“盾牌”! --- 以上就是关于“治安传唤的最长时限是多少小时?”。的相关回答。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帮你快速匹配最合适的法律方案,手把手教你维护自身权益~ 咱们下期见,法小云永远在你身边!
行政诉讼 75人阅读
行政诉讼
偷接热力管道行为将面临哪些法律责任?
天冷了,暖气费太贵怎么办? 有些朋友可能会动起"小聪明",想着偷偷在楼道热力管道上接根管子,省下取暖费。但您知道吗?这个看似省钱的举动,可能让您赔掉好几年的取暖费,甚至要戴"银手镯"哦! 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看看,偷接暖气管道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 一、这些法律在盯着你。 1.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 要是被查到私接管道,可能面临5-10天拘留,外加最高1000元罚款。这就像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被警察叔叔抓现行,不仅要擦干净还得写检讨。 2. 《刑法》第264、275条 如果偷接导致供暖系统损坏,或者长期偷用暖气价值超过3000元,可能构成盗窃罪或故意毁坏财物罪。去年河北就有位李师傅,连着三年偷接暖气,最后被判了8个月有期徒刑。 3. 《民法典》第1165条 就算没被警察找上门,热力公司也能通过法院要求赔偿。北京王女士在楼道私接管道导致整栋楼停暖,最后不仅要补交2万暖气费,还赔了5万元维修费。 二、真实案例敲警钟。 案例1:2021年沈阳张先生偷偷改造管道,导致整单元暖气水压不足。被邻居举报后,不仅补缴了1.8万元费用,还被行政拘留7天。 案例2:2022年郑州某餐馆老板私接供暖主管道,造成片区供暖中断6小时。最终以"破坏生产经营罪"被判刑1年,赔偿供热公司13万元。 三、遇到问题怎么办。 情况一:发现邻居偷接。 1. 悄悄拍照录像(注意安全) 2. 记录具体时间和受影响情况 3. 拨打热力公司服务电话 4. 向社区物业反映 5. 必要时打110报警 情况二:自己已经接了。 1. 立即拆除私接设备 2. 主动联系热力公司协商赔偿 3. 保存好缴费凭证等证据 4. 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 四、暖气省钱正确姿势。 • 及时申报空置房减免 • 申请困难家庭采暖补贴 • 配合供热公司做节能改造 • 使用智能温控设备 暖气管道就像小区的"血管",私自改造不仅危害公共安全,还可能让您从"省小钱"变成"赔大钱"。与其提心吊胆走歪路,不如光明正大找正规渠道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关于"偷接热力管道行为将面临哪些法律责任?"的相关回答。如果您正面临类似困扰,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名在线律师随时准备为您服务。专业法律顾问会为您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守护您的合法权益,让您温暖过冬不踩雷!
行政诉讼 67人阅读
行政诉讼
损坏人民币是犯什么罪?具体的法律条文有哪些?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不小心撕了人民币算不算犯法?前阵子有朋友边数钱边撕纸巾,结果一顺手把百元大钞撕了个角,吓得赶紧问我:"这该不会要坐牢吧?" 一、涂鸦撕钱要不得。 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不小心撕破钱不用慌!但如果是故意把人民币当画纸涂鸦、拿硬币叠戒指,甚至像电视剧里那样撒钱泄愤,可就要注意啦! 二、法律条文小课堂。 1.《人民币管理条例》第6条说得明明白白:任何人不能故意撕毁、焚烧或者用其他方式毁损人民币。 2.同条例第43条规定:故意损坏人民币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 3.要是把人民币破坏得"面目全非",还可能触犯《刑法》第275条"故意毁坏财物罪",最高能判7年有期徒刑哦! 三、真实案例敲黑板。 • 浙江王先生和老婆吵架后撕了5张百元钞,被警方批评教育并罚款500元 • 广东某餐厅老板把百元钞剪成装饰品,最终因毁坏3000元人民币被判拘役3个月 四、遇到问题怎么办。 1. 不小心撕破钱。:带着残币去银行兑换(能拼回3/4以上的可以全额兑换) 2. 看见他人故意损坏。:用手机拍照取证,拨打110或到附近派出所举报 3. 婚礼撒钱要注意。:某新娘在接亲时抛洒真钞,结果被风吹跑的钱全成了残币,建议大家用道具钞票 五、法小云特别提醒。 人民币可是国家"脸面",这些行为要避免: • 在钱币上写名字/画图案 • 用硬币做手工首饰 • 把纸币折成工艺品展示 • 拍摄践踏钱币的视频 以上就是关于【损坏人民币是犯什么罪?具体的法律条文有哪些?】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解答,三分钟就能匹配到最懂你情况的律师,手把手教你怎么处理才稳妥~ 下次聚会要是看见朋友拿钱叠千纸鹤,记得把这篇转给他看呀!咱们下期见~
行政诉讼 209人阅读
行政诉讼
侮辱警察将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和后果?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很多人好奇又容易“踩坑”的话题:对着警察叔叔说难听话,到底会不会摊上大事? 先说说前阵子刷到的一条短视频:有人对着执勤民警大喊大叫,结果被戴上手铐带走了。弹幕里好多人在问:“骂警察也算犯法吗?” 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讲讲,那些对着警察“口吐芬芳”的法律后果。 一、法律小课堂。 1️⃣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 对着警察骂脏话、编造谣言、当众羞辱,都属于“侮辱他人”或“诽谤他人”行为。 轻则5-10日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重则10-15日拘留,可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2️⃣ 刑法第277条。 如果辱骂警察时还动手动脚,或者严重干扰执法(比如躺在警车前打滚),可能构成“妨害公务罪”,最高能判3年有期徒刑! 二、真实案例敲黑板。 ▶️ 张某在抖音发视频骂交警“披着狗皮”,结果被拘留10天 ▶️ 李某醉酒后当街辱骂出警民警,被判有期徒刑6个月 ▶️ 王某因不满交通处罚,在派出所门口贴大字报诽谤民警,被罚款800元 三、遇到纠纷怎么办?。 ✅ 冷静沟通三件套: 1. 用手机录像(但别怼脸拍) 2. 记下警号或执法记录仪编号 3. 事后通过12389警务督察热线反映 ❌ 作死操作黑名单: 1. 开直播辱骂警察(会被全程录屏取证) 2. 发朋友圈带脏话吐槽(截图就是证据) 3. 当着执法记录仪竖中指(会作为加重处罚情节) 四、特殊情况小贴士。 ✔️ 如果警察态度不好,可以事后投诉 ✔️ 对处罚不服,30天内申请行政复议 ✔️ 遇到暴力执法,立即拨打110报警 五、重要提醒。 网上不是法外之地!就算在微信群里、游戏语音里辱骂警察,只要被截图录音,都可能被追究责任哦~ 以上就是关于“侮辱警察将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和后果?”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着急,点击页面下方的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联系专业律师。咱们平台有10万+持证律师在线,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推荐最合适的法律专家,手把手帮您维护合法权益。 法律问题无小事,法小云永远陪在你身边~
行政诉讼 176人阅读
行政诉讼
什么情况下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很实在的问题:明明觉得政府部门的决定有问题,但为啥有时候不能申请行政复议呢? 是不是遇到过这种情况?比如邻居老张因为违建被罚款,想复议却发现根本没法提申请;朋友小李被单位处分了,结果被告知不能走复议程序……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哪些情况真的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法律知识点时间。 根据《行政复议法》和相关规定,以下7种情况是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哦: 1. 单位内部"家务事"。 比如公务员被单位记过、开除,或者事业单位对员工的处分决定。 (法律依据:《行政复议法》第八条:内部人事处理决定不服的,走申诉渠道,不能复议) 举个栗子。 某市公务员王女士因考核不合格被辞退,她申请行政复议被驳回,法院明确这类内部管理行为不属复议范围。 2. 调解/仲裁后的反悔。 已经经过行政机关调解、仲裁的纠纷,比如交通事故赔偿调解、劳动仲裁结果。 (法律依据:《行政复议法》第八条第二款) 3. 国家大事管不着。 外交、国防等国家行为,比如征兵决定、护照拒签等。 4. 刑事案件相关措施。 公安机关的刑事拘留、逮捕等侦查行为(注意要和治安处罚区分开哦)。 5. 过了申请时效。 自知道决定之日起60日内未申请复议的(除非有不可抗力等特殊原因)。 6. 重复申请。 对同一件事已经复议过,不能再重复申请。 7. 终局裁决。 比如国务院对省级政府土地确权的最终裁决,或者出入境管理法的终局决定。 (法律依据:《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二款) 遇到这些情况怎么办?。 别着急!法小云给你支招: - 内部处分。 → 找上级单位或监察机关申诉 - 调解反悔。 → 直接去法院起诉 - 超过60天。 → 准备充分证明材料说明逾期原因 - 刑事措施。 → 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 - 终局裁决。 → 确认文书是否明确标注"最终裁决"字样 重要提醒。 如果收到文件写着"本决定为最终裁决",一定要特别注意!建议立即咨询专业人士,确认是否真的丧失复议权利。 实用小工具。 遇到不确定的情况时,可以登录"全国行政复议服务平台"在线预审,或直接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咨询~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情况下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接单,系统会智能匹配最擅长处理您这类问题的律师,一对一详细解答您的困惑,手把手教您准备材料,咱们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文章完)
行政诉讼 196人阅读
行政诉讼
卖淫嫖娼行为会受到哪些行政处罚?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身边的法律小助手法小云~今天我们来聊一个看似熟悉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话题——那些藏在街头巷尾"小卡片"背后的法律风险。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警察叔叔总是严厉打击这类行为?如果真的不小心碰了红线,会面临什么后果呢? 别着急!咱们今天就用"唠家常"的方式,把这件事说明白~ 一、法律怎么说?。 根据咱们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关于这类行为的处罚可是写得明明白白: - 参与交易的双方:可能面临10-15天拘留,还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 - 情节较轻的情况:可能被处5天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 - 如果是组织者或者长期从事:那问题就严重啦!可能涉及刑事犯罪哦 二、真实案例看明白。 去年某地法院审理过这样一个案子:张三(化名)通过社交软件联系李四(化名)进行交易,被民警当场查获。最终两人都被处以12日行政拘留,并各处罚款3000元。而介绍他们认识的王五(化名),因为多次撮合他人交易,被追究刑事责任。 三、遇到问题怎么办?。 如果发现自己或亲友遇到类似情况,记住这3步冷静处理法: 1. 配合调查但谨记权利 - 接受询问时如实说明情况 - 有权要求查看警官证 - 可以要求通知家人(注意:不是必须通知) 2. 重要证据要留存 - 保存所有通话记录、转账凭证 - 如果是被诱导或强迫的,第一时间保留相关证据 3. 专业帮助要及时 - 收到处罚决定书后,60天内可申请行政复议 - 对处罚有异议的,6个月内可以提起诉讼 四、法小云暖心提醒。 人生难免有冲动的时候,但有些红线真的碰不得!不仅会影响个人征信记录,还可能面临: - 被通知工作单位或家属 - 特殊行业从业者可能被吊销执照 - 影响子女报考公务员、参军等政审环节 以上就是关于"卖淫嫖娼行为会受到哪些行政处罚?"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用着急上火,点击页面下方的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联系专业律师。我们平台有10万+持证律师在线,会根据具体情况为您匹配最合适的法律专家,一对一解答您的困惑,手把手教您正确处理问题~ 法律问题无小事,法小云永远在你身边~咱们下期见!
行政诉讼 187人阅读
行政诉讼
酒后驾车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既严肃又和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和朋友聚餐喝了酒,能不能开车回家?" 先别急着回答,我给大家讲个真实故事: 去年中秋,老张和老同学聚会喝了两杯白酒,想着"离家就三公里,开慢点没事",结果刚上路就被交警拦下。最后他不仅被扣光12分,半年不能碰方向盘,还丢了工作晋升机会...你看,这"侥幸心理"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一、法律怎么判断"酒驾"和"醉驾"?。 判断标准其实很简单: - 酒驾:血液酒精含量≥20mg/100ml (大概喝1杯啤酒或半两白酒) - 醉驾:血液酒精含量≥80mg/100ml (约3两低度白酒或2瓶啤酒) 二、酒驾后果比你想的更严重。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 1. 第一次酒驾: 扣12分 + 暂扣驾照6个月 + 1000-2000元罚款 (相当于半年不能开车上班) 2. 第二次酒驾: 直接吊销驾照 + 10日以下拘留 + 1000-2000元罚款 (两年后才能重新考证) 3. 醉驾一律吊销驾照: 5年内不得重考 + 追究刑事责任 (可能要坐牢的!) 三、真实案例敲警钟。 案例1:小王聚会喝了两瓶啤酒,开车送朋友回家途中被查,酒精检测值25mg/100ml。法院判决:吊销驾照6个月,罚款1500元,还要参加三天交通安全学习。 案例2:李师傅深夜醉驾(检测值120mg/100ml),虽然没出事故,仍因危险驾驶罪被判拘役2个月,罚款3000元,5年内不能考驾照。 四、遇到检查该怎么办?。 1. 立刻配合停车接受检测 (别想着冲卡逃跑,会罪加一等) 2. 如果对检测结果有疑问 记得要求血液检测复核 (呼吸检测可能有误差) 3. 收到处罚决定书7天内 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建议先咨询专业律师) 4. 醉驾被刑事立案后 尽快委托律师争取取保候审 (黄金救援期就在前37天) 五、最靠谱的解决办法。 其实答案很简单:喝酒别开车! 真要聚餐需要喝酒,提前做好三手准备: ① 把车停家里打车赴约 ② 使用代驾APP预约返程 ③ 指定同行不喝酒的朋友当司机 以上就是关于"酒后驾车处罚标准是怎样的?"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就能立即提问。我们平台有超过10万名专业律师在线服务,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专家,一对一帮您梳理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守护您的合法权益。 法小云提醒:平安出行路,法律伴你行~
行政诉讼 135人阅读
行政诉讼
三证合一营业执照与之前营业执照有什么不同?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各位老板们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让很多创业新手挠头的问题:为什么现在开公司都拿"三证合一"的营业执照?它和以前的老版执照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先举个栗子!去年开奶茶店的小明去办执照,发现现在只需要填一张表、领一个证。而他表哥五年前开店时,可是要跑三个部门领三个证呢!这变化背后藏着什么门道呢? 法律知识小课堂。 根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和国务院的"三证合一"改革文件,自2015年起,原来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个证件合并为现在的"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具体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地方: 1. 证件数量。:以前要办三个"本本",现在一个营业执照就包含所有信息 2. 证件号码。:新执照的18位统一代码就像企业的身份证号,代替了原来的注册号、税号等 3. 办事流程。:过去要分别向工商、质监、税务部门提交材料,现在"一个窗口搞定" 典型案例看这里。 2020年某地法院审理过这样一个案件:张老板用旧版执照签合同,结果因执照未更新被认定主体资格存疑,差点赔了违约金。而隔壁李女士及时换了新执照,用统一代码快速完成了招标备案。 遇到问题怎么办?。 1. 旧证还能用吗。:过渡期内老证仍有效,但建议尽早更换(建议2024年前完成) 2. 如何换新证。:带着身份证、公章、旧执照到当地行政审批局,填张表就能办(具体材料清单可在政务服务网查询) 3. 特别注意。:换证后要及时更新银行账户、许可证等关联信息 小贴士:现在很多地方支持线上办理,足不出户就能换证哦!如果旧执照丢失也不用慌,先登报挂失再补办即可。 以上就是关于"三证合一营业执照与之前营业执照有什么不同?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的相关解答。如果你正在为营业执照的事情发愁,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提问。我们会为您精准匹配擅长工商登记的律师,手把手教您准备材料、办理手续,让您的创业之路更顺畅!
行政诉讼 59人阅读
行政诉讼
治安管理处罚的决定机关是哪个部门?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今天我们要聊一个特别实用的话题——如果你不小心闯红灯被拦下,或者遇到邻居吵架闹到报警,最后到底是谁来决定怎么处罚呢? 先别急着挠头,咱们先来听个小故事。上个月张三在小区里遛狗没拴绳,结果小狗扑倒了路过的李四。俩人吵得脸红脖子粗,最后警察叔叔来了。第二天张三就收到了罚款200元的通知,他纳闷了半天:这处罚到底是谁拍板定的呀? 法律小课堂开课啦。 咱们国家有一部专门管这类"小事儿"的法律,叫做《治安管理处罚法》。根据它的第91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如果是警告或500元以下的罚款,派出所可以直接开罚单! 举个栗子: - 比如王五在夜市喝酒闹事,派出所民警当场就能开500元以内的罚单 - 但要是有人故意损坏公共设施,金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就得由区/县公安局来决定了 遇到处罚怎么办?3步教你稳住不慌。 1️⃣ 先配合,别硬刚。 警察现场执法时,先配合出示身份证件。如果对处罚有疑问,可以当场礼貌询问法律依据,但千万别冲动争执。(记住:全程录音录像能保护自己!) 2️⃣ 签收文书要仔细。 收到《处罚决定书》后,一定核对上面的处罚类型、事实描述和公章。去年有个案例,李大姐因为没看清文书上的处罚金额,差点错过了申诉期呢! 3️⃣ 申诉通道要记牢。 觉得处罚不合理?60天内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者6个月内去法院起诉。2020年杭州就有人成功通过复议撤销了不合理的噪音扰民处罚~ 法小云贴心提示。 遇到处罚决定时,记得保留这些证据: - 现场拍摄的视频/照片 - 见证人的联系方式 - 处罚决定书原件 - 就医记录或财物损失凭证(如果有受伤或财产损失) 以上就是关于【治安管理处罚的决定机关是哪个部门?】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就能直接联系律师。咱们平台有10万专业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顾问,手把手教你维护自身权益,连文书模板都能提供哦! 生活难免有小摩擦,懂法才能更从容~咱们下期见!
行政诉讼 128人阅读
行政诉讼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治安处罚标准是什么?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小麻烦”——如果有人故意砸坏你的手机、划花你的车,甚至摔碎你心爱的花瓶,法律会怎么处罚这种故意毁坏财物的行为呢? 先给大家讲个真实案例: 去年小王和邻居吵架,一怒之下把对方的电动车推进河里。警察叔叔调查后发现车辆损失约800元,最后对小王处以10天行政拘留。 但同样是毁坏财物,如果损失达到5000元以上,事情可就严重了——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法律知识小课堂。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 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10日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15日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而《刑法》第275条规定: 故意毁坏财物罪,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3-7年有期徒刑。 关键区分点看这里。 1. 损失金额:各地标准不同,比如北京5000元、上海5000元、广东4000元可能构成犯罪 2. 破坏次数:两年内故意毁坏财物3次以上的 3. 破坏对象:比如毁坏救灾物资、残疾人用品等特殊物品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第一步:保持冷静,立即用手机拍摄现场照片、视频,记录物品损坏情况 第二步:尽快报警(拨打110),说明事发时间、地点、对方身份(若知道的话) 第三步:保存好物品的购买凭证、维修单据等证明材料 第四步:如果是轻微损坏(如手机屏幕碎裂),可以尝试与对方协商赔偿 第五步: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索赔 温馨提醒。 今年有个典型案例:小李多次划坏小区车辆,虽然每次损失都不大,但因累计次数多,最终被判处6个月拘役。所以千万别觉得"小破坏没关系"! 以上就是关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治安处罚标准是什么?"的相关解答。如果遇到类似情况需要帮助,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为您解答。我们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解决方案,手把手教您维护自身权益~
行政诉讼 68人阅读
Loading comments...
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专题
20000+篇专题内容
法驻云行政诉讼专题,提供行政复议、申诉流程、行政处罚、执法监督、权利保护等知识,帮助您了解行政诉讼程序,掌握维权策略,有效应对行政纠纷,维护合法权益。
行政诉讼知识
治安传唤的最长时限是多少小时?
治安传唤的最长时限是多少小时?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聊一个特别接地气的话题——“警察叔叔叫我去派出所问话,最长能留我多久?”。 是不是光听这句话,就觉得手心冒汗?别慌!咱们今天就用“吃西瓜”的轻松方式,掰开揉碎讲清楚这件事的法律门道。 --- ### 一、法律怎么说?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二条和第八十三条规定: 1. 普通情况。:警察传唤接受调查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8小时。。 2. 特殊情况。(比如案件复杂、可能拘留处罚的),经派出所负责人批准,最长可以延长到24小时。。 注意啦!延长到24小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 案件确实复杂,需要更多时间查证; - 必须经过派出所负责人签字批准。 举个栗子🌰: 2021年某地一起打架纠纷案中,当事人被传唤后,警察在8小时内查清了事实,直接放人。而另一起涉及多人赌博的案件,因调查难度大,经审批后传唤时间延长到了20小时。 --- ### 二、遇到传唤怎么办? 第一步:冷静!冷静!冷静!。 警察叔叔不会无缘无故传唤人,先配合出示证件、说明情况。 第二步:开口问清关键信息。 - “请问传唤我的事由是什么?” - “现在几点开始计算时间?” (建议悄悄用手机记录传唤开始时间) 第三步:及时联系家人和律师。 法律规定,传唤后应当立即通知家属。如果没收到通知,可以主动要求联系家人,或委托律师介入。 重点提醒。:如果超过24小时还没放人,或者传唤期间有逼供、体罚等行为,记住保留证据。(如监控录像、伤情照片),事后向公安机关督察部门投诉,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 ### 三、真实案例告诉你 2020年某地曾有一男子因邻里纠纷被传唤,警察未按规定延长时限,直接扣留了他26小时。事后法院判定公安机关程序违法,当事人获得了国家赔偿。 你看,法律不仅是冷冰冰的条文,更是保护咱们的“盾牌”! --- 以上就是关于“治安传唤的最长时限是多少小时?”。的相关回答。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帮你快速匹配最合适的法律方案,手把手教你维护自身权益~ 咱们下期见,法小云永远在你身边!
行政诉讼75人阅读
偷接热力管道行为将面临哪些法律责任?
偷接热力管道行为将面临哪些法律责任?
天冷了,暖气费太贵怎么办? 有些朋友可能会动起"小聪明",想着偷偷在楼道热力管道上接根管子,省下取暖费。但您知道吗?这个看似省钱的举动,可能让您赔掉好几年的取暖费,甚至要戴"银手镯"哦! 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看看,偷接暖气管道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 一、这些法律在盯着你。 1.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 要是被查到私接管道,可能面临5-10天拘留,外加最高1000元罚款。这就像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被警察叔叔抓现行,不仅要擦干净还得写检讨。 2. 《刑法》第264、275条 如果偷接导致供暖系统损坏,或者长期偷用暖气价值超过3000元,可能构成盗窃罪或故意毁坏财物罪。去年河北就有位李师傅,连着三年偷接暖气,最后被判了8个月有期徒刑。 3. 《民法典》第1165条 就算没被警察找上门,热力公司也能通过法院要求赔偿。北京王女士在楼道私接管道导致整栋楼停暖,最后不仅要补交2万暖气费,还赔了5万元维修费。 二、真实案例敲警钟。 案例1:2021年沈阳张先生偷偷改造管道,导致整单元暖气水压不足。被邻居举报后,不仅补缴了1.8万元费用,还被行政拘留7天。 案例2:2022年郑州某餐馆老板私接供暖主管道,造成片区供暖中断6小时。最终以"破坏生产经营罪"被判刑1年,赔偿供热公司13万元。 三、遇到问题怎么办。 情况一:发现邻居偷接。 1. 悄悄拍照录像(注意安全) 2. 记录具体时间和受影响情况 3. 拨打热力公司服务电话 4. 向社区物业反映 5. 必要时打110报警 情况二:自己已经接了。 1. 立即拆除私接设备 2. 主动联系热力公司协商赔偿 3. 保存好缴费凭证等证据 4. 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 四、暖气省钱正确姿势。 • 及时申报空置房减免 • 申请困难家庭采暖补贴 • 配合供热公司做节能改造 • 使用智能温控设备 暖气管道就像小区的"血管",私自改造不仅危害公共安全,还可能让您从"省小钱"变成"赔大钱"。与其提心吊胆走歪路,不如光明正大找正规渠道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关于"偷接热力管道行为将面临哪些法律责任?"的相关回答。如果您正面临类似困扰,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名在线律师随时准备为您服务。专业法律顾问会为您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守护您的合法权益,让您温暖过冬不踩雷!
行政诉讼67人阅读
损坏人民币是犯什么罪?具体的法律条文有哪些?
损坏人民币是犯什么罪?具体的法律条文有哪些?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不小心撕了人民币算不算犯法?前阵子有朋友边数钱边撕纸巾,结果一顺手把百元大钞撕了个角,吓得赶紧问我:"这该不会要坐牢吧?" 一、涂鸦撕钱要不得。 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不小心撕破钱不用慌!但如果是故意把人民币当画纸涂鸦、拿硬币叠戒指,甚至像电视剧里那样撒钱泄愤,可就要注意啦! 二、法律条文小课堂。 1.《人民币管理条例》第6条说得明明白白:任何人不能故意撕毁、焚烧或者用其他方式毁损人民币。 2.同条例第43条规定:故意损坏人民币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 3.要是把人民币破坏得"面目全非",还可能触犯《刑法》第275条"故意毁坏财物罪",最高能判7年有期徒刑哦! 三、真实案例敲黑板。 • 浙江王先生和老婆吵架后撕了5张百元钞,被警方批评教育并罚款500元 • 广东某餐厅老板把百元钞剪成装饰品,最终因毁坏3000元人民币被判拘役3个月 四、遇到问题怎么办。 1. 不小心撕破钱。:带着残币去银行兑换(能拼回3/4以上的可以全额兑换) 2. 看见他人故意损坏。:用手机拍照取证,拨打110或到附近派出所举报 3. 婚礼撒钱要注意。:某新娘在接亲时抛洒真钞,结果被风吹跑的钱全成了残币,建议大家用道具钞票 五、法小云特别提醒。 人民币可是国家"脸面",这些行为要避免: • 在钱币上写名字/画图案 • 用硬币做手工首饰 • 把纸币折成工艺品展示 • 拍摄践踏钱币的视频 以上就是关于【损坏人民币是犯什么罪?具体的法律条文有哪些?】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解答,三分钟就能匹配到最懂你情况的律师,手把手教你怎么处理才稳妥~ 下次聚会要是看见朋友拿钱叠千纸鹤,记得把这篇转给他看呀!咱们下期见~
行政诉讼209人阅读
侮辱警察将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和后果?
侮辱警察将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和后果?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很多人好奇又容易“踩坑”的话题:对着警察叔叔说难听话,到底会不会摊上大事? 先说说前阵子刷到的一条短视频:有人对着执勤民警大喊大叫,结果被戴上手铐带走了。弹幕里好多人在问:“骂警察也算犯法吗?” 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讲讲,那些对着警察“口吐芬芳”的法律后果。 一、法律小课堂。 1️⃣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 对着警察骂脏话、编造谣言、当众羞辱,都属于“侮辱他人”或“诽谤他人”行为。 轻则5-10日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重则10-15日拘留,可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2️⃣ 刑法第277条。 如果辱骂警察时还动手动脚,或者严重干扰执法(比如躺在警车前打滚),可能构成“妨害公务罪”,最高能判3年有期徒刑! 二、真实案例敲黑板。 ▶️ 张某在抖音发视频骂交警“披着狗皮”,结果被拘留10天 ▶️ 李某醉酒后当街辱骂出警民警,被判有期徒刑6个月 ▶️ 王某因不满交通处罚,在派出所门口贴大字报诽谤民警,被罚款800元 三、遇到纠纷怎么办?。 ✅ 冷静沟通三件套: 1. 用手机录像(但别怼脸拍) 2. 记下警号或执法记录仪编号 3. 事后通过12389警务督察热线反映 ❌ 作死操作黑名单: 1. 开直播辱骂警察(会被全程录屏取证) 2. 发朋友圈带脏话吐槽(截图就是证据) 3. 当着执法记录仪竖中指(会作为加重处罚情节) 四、特殊情况小贴士。 ✔️ 如果警察态度不好,可以事后投诉 ✔️ 对处罚不服,30天内申请行政复议 ✔️ 遇到暴力执法,立即拨打110报警 五、重要提醒。 网上不是法外之地!就算在微信群里、游戏语音里辱骂警察,只要被截图录音,都可能被追究责任哦~ 以上就是关于“侮辱警察将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和后果?”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着急,点击页面下方的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联系专业律师。咱们平台有10万+持证律师在线,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推荐最合适的法律专家,手把手帮您维护合法权益。 法律问题无小事,法小云永远陪在你身边~
行政诉讼176人阅读
什么情况下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什么情况下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很实在的问题:明明觉得政府部门的决定有问题,但为啥有时候不能申请行政复议呢? 是不是遇到过这种情况?比如邻居老张因为违建被罚款,想复议却发现根本没法提申请;朋友小李被单位处分了,结果被告知不能走复议程序……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哪些情况真的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法律知识点时间。 根据《行政复议法》和相关规定,以下7种情况是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哦: 1. 单位内部"家务事"。 比如公务员被单位记过、开除,或者事业单位对员工的处分决定。 (法律依据:《行政复议法》第八条:内部人事处理决定不服的,走申诉渠道,不能复议) 举个栗子。 某市公务员王女士因考核不合格被辞退,她申请行政复议被驳回,法院明确这类内部管理行为不属复议范围。 2. 调解/仲裁后的反悔。 已经经过行政机关调解、仲裁的纠纷,比如交通事故赔偿调解、劳动仲裁结果。 (法律依据:《行政复议法》第八条第二款) 3. 国家大事管不着。 外交、国防等国家行为,比如征兵决定、护照拒签等。 4. 刑事案件相关措施。 公安机关的刑事拘留、逮捕等侦查行为(注意要和治安处罚区分开哦)。 5. 过了申请时效。 自知道决定之日起60日内未申请复议的(除非有不可抗力等特殊原因)。 6. 重复申请。 对同一件事已经复议过,不能再重复申请。 7. 终局裁决。 比如国务院对省级政府土地确权的最终裁决,或者出入境管理法的终局决定。 (法律依据:《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二款) 遇到这些情况怎么办?。 别着急!法小云给你支招: - 内部处分。 → 找上级单位或监察机关申诉 - 调解反悔。 → 直接去法院起诉 - 超过60天。 → 准备充分证明材料说明逾期原因 - 刑事措施。 → 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 - 终局裁决。 → 确认文书是否明确标注"最终裁决"字样 重要提醒。 如果收到文件写着"本决定为最终裁决",一定要特别注意!建议立即咨询专业人士,确认是否真的丧失复议权利。 实用小工具。 遇到不确定的情况时,可以登录"全国行政复议服务平台"在线预审,或直接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咨询~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情况下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接单,系统会智能匹配最擅长处理您这类问题的律师,一对一详细解答您的困惑,手把手教您准备材料,咱们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文章完)
行政诉讼196人阅读
卖淫嫖娼行为会受到哪些行政处罚?
卖淫嫖娼行为会受到哪些行政处罚?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身边的法律小助手法小云~今天我们来聊一个看似熟悉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话题——那些藏在街头巷尾"小卡片"背后的法律风险。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警察叔叔总是严厉打击这类行为?如果真的不小心碰了红线,会面临什么后果呢? 别着急!咱们今天就用"唠家常"的方式,把这件事说明白~ 一、法律怎么说?。 根据咱们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关于这类行为的处罚可是写得明明白白: - 参与交易的双方:可能面临10-15天拘留,还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 - 情节较轻的情况:可能被处5天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 - 如果是组织者或者长期从事:那问题就严重啦!可能涉及刑事犯罪哦 二、真实案例看明白。 去年某地法院审理过这样一个案子:张三(化名)通过社交软件联系李四(化名)进行交易,被民警当场查获。最终两人都被处以12日行政拘留,并各处罚款3000元。而介绍他们认识的王五(化名),因为多次撮合他人交易,被追究刑事责任。 三、遇到问题怎么办?。 如果发现自己或亲友遇到类似情况,记住这3步冷静处理法: 1. 配合调查但谨记权利 - 接受询问时如实说明情况 - 有权要求查看警官证 - 可以要求通知家人(注意:不是必须通知) 2. 重要证据要留存 - 保存所有通话记录、转账凭证 - 如果是被诱导或强迫的,第一时间保留相关证据 3. 专业帮助要及时 - 收到处罚决定书后,60天内可申请行政复议 - 对处罚有异议的,6个月内可以提起诉讼 四、法小云暖心提醒。 人生难免有冲动的时候,但有些红线真的碰不得!不仅会影响个人征信记录,还可能面临: - 被通知工作单位或家属 - 特殊行业从业者可能被吊销执照 - 影响子女报考公务员、参军等政审环节 以上就是关于"卖淫嫖娼行为会受到哪些行政处罚?"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用着急上火,点击页面下方的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联系专业律师。我们平台有10万+持证律师在线,会根据具体情况为您匹配最合适的法律专家,一对一解答您的困惑,手把手教您正确处理问题~ 法律问题无小事,法小云永远在你身边~咱们下期见!
行政诉讼187人阅读
酒后驾车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酒后驾车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既严肃又和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和朋友聚餐喝了酒,能不能开车回家?" 先别急着回答,我给大家讲个真实故事: 去年中秋,老张和老同学聚会喝了两杯白酒,想着"离家就三公里,开慢点没事",结果刚上路就被交警拦下。最后他不仅被扣光12分,半年不能碰方向盘,还丢了工作晋升机会...你看,这"侥幸心理"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一、法律怎么判断"酒驾"和"醉驾"?。 判断标准其实很简单: - 酒驾:血液酒精含量≥20mg/100ml (大概喝1杯啤酒或半两白酒) - 醉驾:血液酒精含量≥80mg/100ml (约3两低度白酒或2瓶啤酒) 二、酒驾后果比你想的更严重。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 1. 第一次酒驾: 扣12分 + 暂扣驾照6个月 + 1000-2000元罚款 (相当于半年不能开车上班) 2. 第二次酒驾: 直接吊销驾照 + 10日以下拘留 + 1000-2000元罚款 (两年后才能重新考证) 3. 醉驾一律吊销驾照: 5年内不得重考 + 追究刑事责任 (可能要坐牢的!) 三、真实案例敲警钟。 案例1:小王聚会喝了两瓶啤酒,开车送朋友回家途中被查,酒精检测值25mg/100ml。法院判决:吊销驾照6个月,罚款1500元,还要参加三天交通安全学习。 案例2:李师傅深夜醉驾(检测值120mg/100ml),虽然没出事故,仍因危险驾驶罪被判拘役2个月,罚款3000元,5年内不能考驾照。 四、遇到检查该怎么办?。 1. 立刻配合停车接受检测 (别想着冲卡逃跑,会罪加一等) 2. 如果对检测结果有疑问 记得要求血液检测复核 (呼吸检测可能有误差) 3. 收到处罚决定书7天内 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建议先咨询专业律师) 4. 醉驾被刑事立案后 尽快委托律师争取取保候审 (黄金救援期就在前37天) 五、最靠谱的解决办法。 其实答案很简单:喝酒别开车! 真要聚餐需要喝酒,提前做好三手准备: ① 把车停家里打车赴约 ② 使用代驾APP预约返程 ③ 指定同行不喝酒的朋友当司机 以上就是关于"酒后驾车处罚标准是怎样的?"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就能立即提问。我们平台有超过10万名专业律师在线服务,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专家,一对一帮您梳理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守护您的合法权益。 法小云提醒:平安出行路,法律伴你行~
行政诉讼135人阅读
三证合一营业执照与之前营业执照有什么不同?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证合一营业执照与之前营业执照有什么不同?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各位老板们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让很多创业新手挠头的问题:为什么现在开公司都拿"三证合一"的营业执照?它和以前的老版执照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先举个栗子!去年开奶茶店的小明去办执照,发现现在只需要填一张表、领一个证。而他表哥五年前开店时,可是要跑三个部门领三个证呢!这变化背后藏着什么门道呢? 法律知识小课堂。 根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和国务院的"三证合一"改革文件,自2015年起,原来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个证件合并为现在的"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具体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地方: 1. 证件数量。:以前要办三个"本本",现在一个营业执照就包含所有信息 2. 证件号码。:新执照的18位统一代码就像企业的身份证号,代替了原来的注册号、税号等 3. 办事流程。:过去要分别向工商、质监、税务部门提交材料,现在"一个窗口搞定" 典型案例看这里。 2020年某地法院审理过这样一个案件:张老板用旧版执照签合同,结果因执照未更新被认定主体资格存疑,差点赔了违约金。而隔壁李女士及时换了新执照,用统一代码快速完成了招标备案。 遇到问题怎么办?。 1. 旧证还能用吗。:过渡期内老证仍有效,但建议尽早更换(建议2024年前完成) 2. 如何换新证。:带着身份证、公章、旧执照到当地行政审批局,填张表就能办(具体材料清单可在政务服务网查询) 3. 特别注意。:换证后要及时更新银行账户、许可证等关联信息 小贴士:现在很多地方支持线上办理,足不出户就能换证哦!如果旧执照丢失也不用慌,先登报挂失再补办即可。 以上就是关于"三证合一营业执照与之前营业执照有什么不同?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的相关解答。如果你正在为营业执照的事情发愁,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提问。我们会为您精准匹配擅长工商登记的律师,手把手教您准备材料、办理手续,让您的创业之路更顺畅!
行政诉讼59人阅读
治安管理处罚的决定机关是哪个部门?
治安管理处罚的决定机关是哪个部门?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今天我们要聊一个特别实用的话题——如果你不小心闯红灯被拦下,或者遇到邻居吵架闹到报警,最后到底是谁来决定怎么处罚呢? 先别急着挠头,咱们先来听个小故事。上个月张三在小区里遛狗没拴绳,结果小狗扑倒了路过的李四。俩人吵得脸红脖子粗,最后警察叔叔来了。第二天张三就收到了罚款200元的通知,他纳闷了半天:这处罚到底是谁拍板定的呀? 法律小课堂开课啦。 咱们国家有一部专门管这类"小事儿"的法律,叫做《治安管理处罚法》。根据它的第91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如果是警告或500元以下的罚款,派出所可以直接开罚单! 举个栗子: - 比如王五在夜市喝酒闹事,派出所民警当场就能开500元以内的罚单 - 但要是有人故意损坏公共设施,金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就得由区/县公安局来决定了 遇到处罚怎么办?3步教你稳住不慌。 1️⃣ 先配合,别硬刚。 警察现场执法时,先配合出示身份证件。如果对处罚有疑问,可以当场礼貌询问法律依据,但千万别冲动争执。(记住:全程录音录像能保护自己!) 2️⃣ 签收文书要仔细。 收到《处罚决定书》后,一定核对上面的处罚类型、事实描述和公章。去年有个案例,李大姐因为没看清文书上的处罚金额,差点错过了申诉期呢! 3️⃣ 申诉通道要记牢。 觉得处罚不合理?60天内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者6个月内去法院起诉。2020年杭州就有人成功通过复议撤销了不合理的噪音扰民处罚~ 法小云贴心提示。 遇到处罚决定时,记得保留这些证据: - 现场拍摄的视频/照片 - 见证人的联系方式 - 处罚决定书原件 - 就医记录或财物损失凭证(如果有受伤或财产损失) 以上就是关于【治安管理处罚的决定机关是哪个部门?】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就能直接联系律师。咱们平台有10万专业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顾问,手把手教你维护自身权益,连文书模板都能提供哦! 生活难免有小摩擦,懂法才能更从容~咱们下期见!
行政诉讼128人阅读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治安处罚标准是什么?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治安处罚标准是什么?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小麻烦”——如果有人故意砸坏你的手机、划花你的车,甚至摔碎你心爱的花瓶,法律会怎么处罚这种故意毁坏财物的行为呢? 先给大家讲个真实案例: 去年小王和邻居吵架,一怒之下把对方的电动车推进河里。警察叔叔调查后发现车辆损失约800元,最后对小王处以10天行政拘留。 但同样是毁坏财物,如果损失达到5000元以上,事情可就严重了——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法律知识小课堂。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 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10日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15日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而《刑法》第275条规定: 故意毁坏财物罪,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3-7年有期徒刑。 关键区分点看这里。 1. 损失金额:各地标准不同,比如北京5000元、上海5000元、广东4000元可能构成犯罪 2. 破坏次数:两年内故意毁坏财物3次以上的 3. 破坏对象:比如毁坏救灾物资、残疾人用品等特殊物品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第一步:保持冷静,立即用手机拍摄现场照片、视频,记录物品损坏情况 第二步:尽快报警(拨打110),说明事发时间、地点、对方身份(若知道的话) 第三步:保存好物品的购买凭证、维修单据等证明材料 第四步:如果是轻微损坏(如手机屏幕碎裂),可以尝试与对方协商赔偿 第五步: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索赔 温馨提醒。 今年有个典型案例:小李多次划坏小区车辆,虽然每次损失都不大,但因累计次数多,最终被判处6个月拘役。所以千万别觉得"小破坏没关系"! 以上就是关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治安处罚标准是什么?"的相关解答。如果遇到类似情况需要帮助,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为您解答。我们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解决方案,手把手教您维护自身权益~
行政诉讼68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