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特征?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很多人分不清的话题:一个人明明准备干坏事,最后没干成,到底算犯罪未遂还是犯罪中止?
比如有人想偷东西但被狗叫声吓跑,或者想抢劫却突然良心发现主动放弃——这两种情况在法律眼里差别可大着呢!
***
一、先看法律怎么说
根据《刑法》第23条和24条,这两个概念其实很好区分:
犯罪未遂:已经动手干了,但因为“自己控制不了的原因”没成功。
举个栗子:小偷撬门时被巡逻警察当场抓住,这就属于“想偷但被外力阻止”。
犯罪中止:自己主动放弃犯罪,或者及时阻止了坏结果发生。
比如有人买了毒药想害人,后来害怕坐牢又把毒药倒掉了,这就是“主动收手”。
***
二、法院判过的真实案例
案例1(未遂):张三翻墙进工厂偷电缆,刚剪断电线就被保安发现。法院认定是犯罪未遂,因为是被保安阻止才没得手。
案例2(中止):李四想放火烧仇人的仓库,点火前看到仓库里有人睡觉,赶紧把火扑灭。法院认定是犯罪中止,因为是主动停止且避免了严重后果。
***
三、关键区分点:能不能控制
记住这个口诀:
未遂——被迫停
中止——自愿停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
- 你准备砸车窗偷东西,突然听到警笛声逃跑(未遂)
- 你举起石头要砸车时,发现车主是熟人赶紧收手(中止)
***
四、遇到类似情况怎么办
1. 保存证据:监控录像、聊天记录、目击证人等都要留好
2. 及时报警:无论是受害者还是中止犯罪的人,都要主动说明真实情况
3. 咨询律师:每个案件细节不同,专业建议能帮你理清法律责任
特别提醒:如果是真心悔改的中止行为,法律会从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哦!
***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区分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特征?】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快速获得律师解答。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专业律师,手把手教你收集证据、准备材料,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