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坑”——比如网购的衣服一洗就掉色,直播间抢购的保健品吃了没效果,甚至小超市买到的零食包装上连生产日期都找不到。这些让人糟心的伪劣产品背后,藏着哪些法律风险?如果商家被查了该怎么办?跟着小云一起划重点吧!
一、卖伪劣产品会有什么后果?
法律可不是吃素的!咱们国家有三把“法律宝剑”专门对付这类行为:
1. 《产品质量法》第49-50条
- 卖假货、劣质货的商家,不仅要被没收产品
- 还得按货值金额的1-3倍交罚款
- 严重的会被吊销营业执照
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
- 消费者买到假货可以要求退一赔三
- 如果造成人身伤害,还要赔偿医疗费、护理费
3. 《刑法》第140条
- 销售额超过5万元就构成犯罪
- 最高能判到无期徒刑!
真实案例:
2021年浙江某商家在网上卖假冒茅台,被查获后不仅被罚了200万,老板还被判了3年有期徒刑。
二、收到执法通知该怎么办?
小云知道突然接到调查通知会心慌,但记住这5步能帮大忙:
第一步:冷静深呼吸
把通知书拍照保存,记下执法单位、联系电话、要求提供的材料清单。
第二步:配合但要留痕
- 执法人员上门时确认对方证件
- 对扣押的物品要求出具盖章的清单
- 谈话时可以用手机录音(不打断调查前提下)
第三步:证据大抢救
立即整理:
✓ 进货发票、质检报告
✓ 销售记录、物流单据
✓ 与供货方的聊天记录
把这些材料复印三份,原件锁进保险柜。
第四步:整改要及时
如果确实存在问题:
- 立刻下架相关产品
- 联系消费者协商退换货
- 在店铺首页挂出致歉声明
第五步:专业事找专业人
涉及大额罚款或可能构成犯罪的,务必在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7日内找律师,这个阶段还能申请听证!
三、小云特别提醒
1. 千万别做这些傻事:
× 撕毁或隐藏账本
× 教员工做假口供
× 给执法人员送红包
2. 日常经营要留好:
- 每批货物的检测报告
- 供货方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 至少保存3年的进出货记录
以上就是关于【伪劣产品销售行为的法律处罚措施有哪些?如何应对行政调查?】的干货分享。如果看完还是心里没底,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名律师在线等您提问。系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智能推荐擅长处理工商处罚、产品质量纠纷的专业律师,一对一帮您梳理证据、准备材料,守护您的合法权益~
(悄悄说:前100名咨询的朋友还能免费领取《商户法律风险自查表》电子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