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导性广告行为的法律界定及辨别方法是什么?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05人阅读
导读: 本文系统解析误导性广告行为的法律定义及核心判定标准,结合《广告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条款,提供三大实用辨别技巧,助力消费者识破虚假宣传陷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身边的法律小助手法小云~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生活中特别常见的问题——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广告到底是不是在忽悠人?相信不少朋友都遇到过这种情况:直播间里喊着"全网最低价"结果转头发现更便宜的,网购页面写着"七天美白"但用完半瓶都没效果...今天就带大家看穿这些"套路广告"的真面目!

---

一、法律怎么定义"骗人广告"?

根据咱们国家的《广告法》第四条和第二十八条,"虚假广告"主要指两种类型:

1. 直接说假话:明明没获得专利却说有专利

2. 玩文字游戏:比如把普通食品包装成"抗癌神药

举个真实案例:某保健品公司宣传"喝三个月年轻十岁",结果被查实没有任何实验数据,最后被罚了160万元!

---

二、5招识破广告陷阱

1. 警惕绝对化用语:看到"100%有效""永不复发"要当心

2. 查证资质证书:医疗广告必须有卫健部门批文编号

3. 对比前后表述:注意小字注释是否推翻了大标题承诺

4. 核实特殊标识:比如"特供""老字号"是否有授权文件

5. 善用搜索工具:把广告词+"投诉"作为关键词搜索

去年有个典型案例:某培训机构宣传"考不过全额退费",结果在合同里藏了二十多项退费限制条款,最后被法院判定违法。

---

三、中招了怎么办?教你四步维权

1. 立即固定证据:截屏广告页面、保存商品链接、录下直播视频

2. 多渠道投诉

- 拨打12315消费者热线

- 通过"全国12315平台"小程序在线提交

3. 向平台举报:所有电商平台都有"举报虚假宣传"入口

4. 集体诉讼:如果多人受骗可联合委托律师起诉

比如2021年某网红带货虚假宣传案件,消费者通过保存直播回放视频,最终成功获得三倍赔偿。

---

四、法律保护你的权益

主要依据这三部法律:

1. 《广告法》第五十五条:最高可处广告费五倍罚款

2.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虚假宣传需赔偿损失

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商家有真实告知义务

最近有个典型案例:某电商平台因标注虚假原价被罚50万元,所有下单消费者都获得了差价补偿。

---

以上就是关于"误导性广告行为的法律界定及辨别方法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卖家秀和买家秀差太大"的情况,先别着急上火,点击下方蓝色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提问。我们会根据您遇到的具体情况,快速匹配擅长处理广告纠纷的律师,帮您争取合法权益!

记得保存好购物凭证和广告截图哦~咱们下期见!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误导性广告行为的法律界定及辨别方法是什么?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05人阅读
导读: 本文系统解析误导性广告行为的法律定义及核心判定标准,结合《广告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条款,提供三大实用辨别技巧,助力消费者识破虚假宣传陷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身边的法律小助手法小云~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生活中特别常见的问题——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广告到底是不是在忽悠人?相信不少朋友都遇到过这种情况:直播间里喊着"全网最低价"结果转头发现更便宜的,网购页面写着"七天美白"但用完半瓶都没效果...今天就带大家看穿这些"套路广告"的真面目!

---

一、法律怎么定义"骗人广告"?

根据咱们国家的《广告法》第四条和第二十八条,"虚假广告"主要指两种类型:

1. 直接说假话:明明没获得专利却说有专利

2. 玩文字游戏:比如把普通食品包装成"抗癌神药

举个真实案例:某保健品公司宣传"喝三个月年轻十岁",结果被查实没有任何实验数据,最后被罚了160万元!

---

二、5招识破广告陷阱

1. 警惕绝对化用语:看到"100%有效""永不复发"要当心

2. 查证资质证书:医疗广告必须有卫健部门批文编号

3. 对比前后表述:注意小字注释是否推翻了大标题承诺

4. 核实特殊标识:比如"特供""老字号"是否有授权文件

5. 善用搜索工具:把广告词+"投诉"作为关键词搜索

去年有个典型案例:某培训机构宣传"考不过全额退费",结果在合同里藏了二十多项退费限制条款,最后被法院判定违法。

---

三、中招了怎么办?教你四步维权

1. 立即固定证据:截屏广告页面、保存商品链接、录下直播视频

2. 多渠道投诉

- 拨打12315消费者热线

- 通过"全国12315平台"小程序在线提交

3. 向平台举报:所有电商平台都有"举报虚假宣传"入口

4. 集体诉讼:如果多人受骗可联合委托律师起诉

比如2021年某网红带货虚假宣传案件,消费者通过保存直播回放视频,最终成功获得三倍赔偿。

---

四、法律保护你的权益

主要依据这三部法律:

1. 《广告法》第五十五条:最高可处广告费五倍罚款

2.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虚假宣传需赔偿损失

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商家有真实告知义务

最近有个典型案例:某电商平台因标注虚假原价被罚50万元,所有下单消费者都获得了差价补偿。

---

以上就是关于"误导性广告行为的法律界定及辨别方法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卖家秀和买家秀差太大"的情况,先别着急上火,点击下方蓝色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提问。我们会根据您遇到的具体情况,快速匹配擅长处理广告纠纷的律师,帮您争取合法权益!

记得保存好购物凭证和广告截图哦~咱们下期见!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消费权益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