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质押是否构成公司对外担保行为?法律角度解读。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92人阅读
导读: 本文从法律角度解析股权质押与公司对外担保的本质区别,结合《公司法》相关规定,明确股权质押属于股东个人财产权利处分,而非公司信用担保行为,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法律风险防范依据。

股权质押是否构成公司对外担保行为?

法律角度解读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聊一个听起来有点专业,但实际和很多老板、股东息息相关的话题——“公司把股权质押给别人,算不算对外担保?”

举个例子:老张开了家公司,因为急需资金周转,把自己持有的公司股权“押”给银行换贷款。结果后来公司另一股东小王跳出来说:“你这质押股权,不就是让公司变相给别人做担保吗?得经过股东会同意!”

老张懵了:股权质押和公司担保,难道是一回事?

别急,小云这就带大家从法律角度拆解清楚!

---

法律怎么说?

首先,咱们得搬出两部重要的法律:《公司法》和《民法典》。

1. 股权质押 ≠ 公司对外担保

《民法典》第440条明确,股权质押属于“权利质押”,本质是股东用自己持有的股权作为还款保证。

而《公司法》第16条提到的“公司对外担保”,是指公司用自身信用或资产为别人的债务“兜底”,比如帮关联公司签保证合同

简单来说:

- 股权质押是股东个人行为,押的是自己的“股权财产”

- 公司担保是公司集体行为,动的是公司的“家底”

2. 关键区别看两点

- 谁承担责任?

股权质押还不上钱,银行只能拍卖质押的股权,不牵连公司其他财产;

公司若对外担保,还不上钱时,债权人可以直接找公司要钱。

- 是否需要公司内部表决?

股权质押一般只需股东自己决定(除非公司章程另有规定);

公司对外担保必须经过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

---

法院怎么判?

来看两个真实案例:

案例1:股权质押不构成担保

某建材公司股东老李将股权质押给银行,后公司另一股东主张质押行为未经股东会表决应无效。

法院认为: 股权质押未动用公司资产,仅是股东处分自身权利,不适用《公司法》对外担保的规定,质押有效。

案例2:名为质押,实为担保

A公司用子公司股权为B公司借款做质押,但B公司实际是A公司的“马甲”,资金最终流向A公司。

法院认定: 该行为实质是A公司用子公司资产为自己担保,未履行内部决议程序,质押无效。

小云划重点:

股权质押是否被认定为担保,关键看是否实质损害公司利益。如果质押的股权和资金流向都与公司密切相关,就可能被“穿透”认定为变相担保!

---

遇到问题怎么办?

如果你是企业股东或管理者,牢记这三步:

第一步:翻开公司章程

重点查看两条:

- 股权质押是否需要其他股东同意?

- 公司对外担保的决策流程(比如必须多少股东投票通过)

第二步:开会!开会!开会!

如果质押涉及公司核心资产(比如控股子公司股权),哪怕法律没强制要求,也建议主动开股东会说明情况,避免日后扯皮。

第三步:白纸黑字写清楚

签订质押合同时,务必写明两点:

- 质押资金用途(例如“仅用于股东个人借款,与公司经营无关”)

- 债权人不得向公司追索(明确排除公司担保责任

最后别忘了:股权质押必须到工商部门办理登记才能生效哦!

---

以上就是关于“股权质押是否构成公司对外担保行为?法律角度解读。”的相关回答。

如果你也遇到类似问题,别慌张!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律师在线等您提问。平台会为您精准匹配擅长公司股权、担保纠纷的专业律师,一对一解答法律难题,手把手教你避开风险。

法律问题看似复杂,其实找对方法就能轻松解决~ 我是法小云,咱们下期见!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股权质押是否构成公司对外担保行为?法律角度解读。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92人阅读
导读: 本文从法律角度解析股权质押与公司对外担保的本质区别,结合《公司法》相关规定,明确股权质押属于股东个人财产权利处分,而非公司信用担保行为,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法律风险防范依据。

股权质押是否构成公司对外担保行为?

法律角度解读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聊一个听起来有点专业,但实际和很多老板、股东息息相关的话题——“公司把股权质押给别人,算不算对外担保?”

举个例子:老张开了家公司,因为急需资金周转,把自己持有的公司股权“押”给银行换贷款。结果后来公司另一股东小王跳出来说:“你这质押股权,不就是让公司变相给别人做担保吗?得经过股东会同意!”

老张懵了:股权质押和公司担保,难道是一回事?

别急,小云这就带大家从法律角度拆解清楚!

---

法律怎么说?

首先,咱们得搬出两部重要的法律:《公司法》和《民法典》。

1. 股权质押 ≠ 公司对外担保

《民法典》第440条明确,股权质押属于“权利质押”,本质是股东用自己持有的股权作为还款保证。

而《公司法》第16条提到的“公司对外担保”,是指公司用自身信用或资产为别人的债务“兜底”,比如帮关联公司签保证合同

简单来说:

- 股权质押是股东个人行为,押的是自己的“股权财产”

- 公司担保是公司集体行为,动的是公司的“家底”

2. 关键区别看两点

- 谁承担责任?

股权质押还不上钱,银行只能拍卖质押的股权,不牵连公司其他财产;

公司若对外担保,还不上钱时,债权人可以直接找公司要钱。

- 是否需要公司内部表决?

股权质押一般只需股东自己决定(除非公司章程另有规定);

公司对外担保必须经过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

---

法院怎么判?

来看两个真实案例:

案例1:股权质押不构成担保

某建材公司股东老李将股权质押给银行,后公司另一股东主张质押行为未经股东会表决应无效。

法院认为: 股权质押未动用公司资产,仅是股东处分自身权利,不适用《公司法》对外担保的规定,质押有效。

案例2:名为质押,实为担保

A公司用子公司股权为B公司借款做质押,但B公司实际是A公司的“马甲”,资金最终流向A公司。

法院认定: 该行为实质是A公司用子公司资产为自己担保,未履行内部决议程序,质押无效。

小云划重点:

股权质押是否被认定为担保,关键看是否实质损害公司利益。如果质押的股权和资金流向都与公司密切相关,就可能被“穿透”认定为变相担保!

---

遇到问题怎么办?

如果你是企业股东或管理者,牢记这三步:

第一步:翻开公司章程

重点查看两条:

- 股权质押是否需要其他股东同意?

- 公司对外担保的决策流程(比如必须多少股东投票通过)

第二步:开会!开会!开会!

如果质押涉及公司核心资产(比如控股子公司股权),哪怕法律没强制要求,也建议主动开股东会说明情况,避免日后扯皮。

第三步:白纸黑字写清楚

签订质押合同时,务必写明两点:

- 质押资金用途(例如“仅用于股东个人借款,与公司经营无关”)

- 债权人不得向公司追索(明确排除公司担保责任

最后别忘了:股权质押必须到工商部门办理登记才能生效哦!

---

以上就是关于“股权质押是否构成公司对外担保行为?法律角度解读。”的相关回答。

如果你也遇到类似问题,别慌张!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律师在线等您提问。平台会为您精准匹配擅长公司股权、担保纠纷的专业律师,一对一解答法律难题,手把手教你避开风险。

法律问题看似复杂,其实找对方法就能轻松解决~ 我是法小云,咱们下期见!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企业经营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