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登记所需法律手续详解
结婚,人生一大喜事,但在法律框架下完成结婚登记的流程却是每一个即将步入婚姻的人需要了解的重要内容。
一、准备材料
首先,双方需准备身份证、户口本、未婚证明(或离婚证书及离婚协议书)等必要证件。这些材料是证明双方身份及婚姻状况的关键证据。
二、登记程序
1. 预约登记:前往一方户籍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构进行预约。
2. 填写声明:到场后,填写结婚登记声明,声明内容包括双方真实姓名、性别、国籍、出生年月日、工作场所等基本信息,以及对婚姻的真实意愿。
3. 提交材料并审查:提交上述准备好的材料,登记机关将进行材料审查。
4. 颁发证书:审查通过后,登记机关将颁发结婚证。
三、法律规定
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并达到法定婚龄。此外,《民法典》也规定,结婚登记是夫妻关系的法定确认程序。具体的法律条文如下:
1. 《婚姻法》第五条: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2. 《婚姻法》第六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3.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男女双方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若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将被认定为非法同居关系。
了解并遵循上述法律手续,才能确保婚姻合法有效,为幸福的婚姻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