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
今天想和大家聊个生活中挺常见的小困扰:买饮料时发现分量不够,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
先举个真实的例子吧——
小王买了杯奶茶,宣传图上是满满一大杯,到手却发现杯底垫了厚厚的塑料托,实际容量只有2/3。这种“卖家秀vs买家秀”的场面,相信不少朋友都遇到过呢。
遇到这种情况,咱们有法律撑腰吗?
当然有!主要涉及这两部法律:
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商家有欺诈行为时,消费者可要求商品价款三倍的赔偿(不足五百元的按五百元算)
2. 《食品安全法》第148条:食品不符合标准时,消费者可主张十倍赔偿或三倍损失赔偿
真实案例看这里
2021年某奶茶品牌因杯体设计误导消费者,被法院判决退还全款并赔偿500元。2022年某超市售卖的罐装饮料实际容量比标注少30ml,最终按整单金额三倍赔偿消费者。
四步教你拿回赔偿
第一步:固定证据
- 立即拍摄饮料包装、容量对比照片
- 保留购物小票/支付记录
- 有条件的话用标准量杯测量(很多手机测量APP也能辅助)
第二步:现场协商
- 饮品店购买:当场请店长查看情况
- 超市购买:保留原包装到服务台
- 常用话术参考:"您好,这个饮料实际容量和标注的不符,您看怎么处理比较合适?
第三步:多渠道投诉(协商不成时)
- 拨打12315热线(工作日上午9点接通率更高)
- 通过"全国12315平台"上传证据
- 网购商品可直接申请平台介入
第四步:法律维权
- 准备材料:起诉状、证据材料、身份证明
- 诉讼费参考:1万元以下的案件诉讼费50元
- 可选择网上立案(微信小程序搜"人民法院在线服务")
特殊情况提醒
遇到商家扯皮说"误差在合理范围",记住这个标准:包装食品净含量负偏差不得超过5%(依据《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以上就是关于"饮料体积不符如何申请赔偿?"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接单,会根据具体情况为您制定专属解决方案,用法律武器守护你的每一分权益~
(注:本文案例为简化表述,具体案情以裁判文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