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网购时特别让人头疼的问题:明明看着销量好几万,收到货却发现质量差到怀疑人生……这些「刷」出来的虚假交易,到底怎么才能一眼识破呢?
别急!咱们先一起看看去年双十一的真实案例——某网红店铺30分钟卖出50万件羊毛衫,结果消费者收到的全是化纤材质。后来监管部门调查发现,近一半销量都是机器刷出来的!
法律小课堂开课啦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商家用虚假交易制造销量假象,最高会被罚款200万元甚至吊销营业执照!
《电子商务法》第十七条也明确规定,商家必须真实、全面地展示商品信息,不能虚构交易、编造评价。
如果消费者被骗了怎么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和第五十五条告诉我们:消费者有权知道商品真实情况,遇到欺诈还能要求三倍赔偿!
三步识破「销量魔术」
1️⃣ 看评论找破绽
连续十条评价都夸「物美价廉」「五星推荐」,连标点符号都一模一样?这大概率是复制粘贴的刷评模板。
2️⃣ 查销量波动
平时月销300件的商品,突然三天卖出3万件?又不是双十一大促,这种过山车式的数据要警惕。
3️⃣ 验物流信息
点击「成交记录」查看发货地,如果显示全国多地随机发货,或者物流单号查不到具体信息,很可能是虚拟发货。
中招了怎么办?
• 立即截图保存商品页面、聊天记录、付款凭证
• 通过平台客服窗口发送「申请披露商家营业执照信息」(平台必须在15天内提供)
• 拨打12315热线时记住话术:「我要举报XX平台某商家虚假交易,已保留订单号XXX等证据」
真实案例
2022年杭州法院判决的「刷单第一案」中,某服装店因组织刷单被判赔偿消费者损失,并向平台支付20万元违约金——法律真的会让弄虚作假的人付出代价!
以上就是关于「识别电商平台虚假交易量的方法有哪些?」的干货分享。如果你正在为商家刷单问题头疼,点击下方蓝色咨询按钮,立刻就能联系专业律师。我们平台有超过10万名律师在线服务,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顾问,手把手教你收集证据、维护权益~
法小云悄悄说:下次看到「爆款」商品,记得先深呼吸默念三遍「看完物流查评论,法律护我不踩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