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开店进货时最头疼的事——明明谈好了价格,结果收到货发现是假货,甚至对方直接消失不见!这种时候该怎么办呢?
咱们先来看个真实案例:
张三在批发平台联系到自称"厂家直销"的供货商,对方发来的营业执照和质检报告看着都像模像样。可收到货后才发现,所谓的"品牌化妆品"全是仿冒品,供货商电话也成了空号。最后法院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认定对方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但张三还是亏了十几万货款。
遇到这种情况别慌
法律早给我们准备好了"保护伞
一、法律小课堂
1.《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合同要诚实信用履行
这条规定供货方必须如实告知商品信息,如果故意隐瞒或造假,就是违约行为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假一赔三的底气
虽然主要保护消费者,但商家如果能证明自己也是被骗的消费者,同样可以主张赔偿
3.《刑法》第一百四十条:制假售假要坐牢
涉案金额超过5万元就可能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二、四步验货法
1.查证件要"三看
看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是否包含销售商品
看食品/化妆品类是否有生产许可证
看证件有效期是否过期(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就能查)
2.签合同要"三写
写清楚商品品牌、型号、生产批次
写明"保证正品,假一赔十"等承诺
写清违约赔偿责任和管辖法院
3.付款要"三留
留转账备注"货款
留对方收款账户实名信息
留支付凭证(最好用公对公转账)
4.收货要"三录
录制拆箱全过程视频
保留商品外包装防伪码
立即送检并保留检测报告
三、补救指南
如果发现被骗,记得在24小时内做三件事:
1.立即报警并索要受案回执
2.通过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3.在12315平台提交投诉材料
法小云特别提醒:
现在很多骗子会伪造电子营业执照,建议要求对方提供纸质版证件,并到发证机关官网核对编号。遇到"特殊渠道""内部价"要格外警惕,正规厂家很少通过个人账号收款哦!
以上就是关于【商品进货渠道如何验证其真实性?】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正在为进货问题发愁,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联系专业律师。我们平台有超过10万名律师在线,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专家,手把手教您收集证据、维护权益。
希望每位努力经营的商家,都能避开进货陷阱,安心赚钱~咱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