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职业资格证书班却被“坑”了?
交钱时承诺“包过”“名师辅导”,上课后却发现课程内容缩水、老师频繁更换,甚至发现课程内容和考试大纲根本不匹配……这种糟心经历,你是不是也遇到过?
别急!法小云今天和你聊聊:遇到这种“货不对板”的培训班,到底能不能退钱?
---
法律怎么说?关键看这两点!
1. 合同里有没有明确约定?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如果对方没按合同约定提供服务(比如承诺的课程内容没达标),你有权要求退款或赔偿。
举个例子:合同里写明了“课程包含10次一对一辅导”,但实际只上了5次,这就属于违约,你可以主张退费。
2. 是否存在虚假宣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如果机构用虚假广告骗你报名(比如虚构师资、夸大通过率),你有权要求退费并索要赔偿。
比如某案例中,培训机构宣传“资深专家授课”,实际却是刚毕业的学生代课,法院最终判机构全额退款。
---
真实案例:法院怎么判?
- 案例1:课程质量差,退部分费用
张女士报名某“消防工程师班”,发现课程内容与考试大纲严重不符,且老师频繁更换。法院认为机构未完全履行合同义务,判决退还60%费用。
- 案例2:虚假宣传,全额退款+赔偿
某机构承诺“考试不过退全款”,但学员未通过后拒绝退款。法院认定机构虚假宣传,判决全额退款并支付5000元赔偿。
---
遇到问题怎么办?三步解决!
第一步:先协商,留证据
直接找机构沟通退费,同时保存好:
- 报名合同、缴费凭证
- 机构宣传资料(截图、传单)
- 课程内容与承诺不符的证据(课程录像、聊天记录)
第二步:找监管部门投诉
如果协商无果,向机构所在地的消费者协会、教育局或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提交证据并要求调解。
第三步:起诉到法院
若投诉仍不解决,带着合同、证据到法院起诉。小额纠纷(1万元以下)可走简易程序,诉讼费低且流程快。
---
法小云提醒:报名前必看!
- 签合同前仔细核对课程内容、师资、退费条款
- 保留所有宣传资料和沟通记录
- 谨慎对待“包过”“不用学习也能拿证”等夸张承诺
---
以上就是关于【课程内容不达标,职业资格证书班是否有退费政策?】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快速获得律师解答。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情况匹配专业、合适的律师,帮你梳理细节,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