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仲裁能否受理申请?
——法小云帮你拆解“离职金”难题
开头:打工人的“最后一笔钱”去哪儿了?
离职时最扎心的事,可能不是和同事告别,而是发现本该拿到的经济补偿金“缺斤少两”——明明该补3个月工资,公司却只给了2个月。
这少的一个月,到底是自己算错了,还是公司“装糊涂”?能不能通过劳动仲裁要回来?
今天法小云就和你聊聊这个“少一个月”背后的法律门道。
---
法律科普:经济补偿金到底怎么算?
先记住一个公式: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月工资指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举个栗子:
小明在A公司工作了3年6个月,月平均工资5000元,离职时应拿到的补偿金是4个月工资(3.5年按4个月算),也就是2万元。如果公司只发3个月(1.5万元),少发的5000元就能通过法律途径追讨。
法律依据看这里↓
《劳动合同法》第47条明确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仲裁受理吗?当然能!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经济补偿金争议属于劳动仲裁受理范围。只要你能证明公司确实少支付了补偿金,仲裁委员会就会受理。
---
真实案例:少一个月?法院判补!
2021年,某市法院审理了一起案件:
小王工作2年7个月后离职,公司只支付了2个月工资作为补偿。小王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补发1个月工资。
仲裁委支持了小王的请求,理由是:工作满2年6个月应按3个月计算补偿金。公司最终补发了5000元。
---
遇到少发补偿金,三步拿回你的钱
第一步:收集证据
关键材料包括:
- 劳动合同
- 工资条/银行流水
-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 与公司沟通补偿金的聊天记录、邮件等
第二步:先尝试调解
带着证据和公司协商,明确说明:“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7条,您应该补发我XX元。”
很多公司听到“法条+证据”就会配合解决。
第三步: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协商无果,带上以下材料去当地劳动仲裁委:
1. 仲裁申请书(现场有模板)
2. 身份证复印件
3. 证据材料
4. 公司工商信息(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可查)
特别注意:
劳动仲裁时效是1年!从你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被侵害之日算起,千万别拖延。
---
法小云暖心提醒
经济补偿金是劳动者的法定权利,不是公司的“施舍”。
如果计算方式有疑问,可以用这个公式自检:
工作年限(向上取整到半年)×月平均工资=应得补偿金
---
以上就是关于【少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仲裁能否受理申请?】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立刻联系专业律师。
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服务,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律师,一对一分析案件细节,手把手教你维护权益。法律问题,交给专业的人来解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