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赖利益损失包括哪些具体方面?
——法小云和你聊聊那些“被辜负的信任”该怎么算账
大家好呀,我是法小云~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生活中常见的“信任危机”——比如你满心欢喜准备开奶茶店,结果房东突然反悔不租了;又比如朋友答应合伙做生意,你辞职筹备半年后他却说“不想干了”……这种因为“信了对方”而白白损失的时间、金钱甚至机会,法律上有个专门的名字,叫信赖利益损失。
一、什么是信赖利益损失?
简单来说,就是一方基于对另一方的信任付出了实际成本(比如签合同前的筹备费用),但对方却违背承诺,导致这些投入打了水漂。这时候,受损失的一方可以要求对方赔偿。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500条、第584条,如果一方在合同谈判中故意隐瞒重要信息、虚假承诺,或者最终无正当理由拒绝签约,导致对方受损,应当赔偿实际损失。
---
二、哪些损失能算作信赖利益损失?
法小云用三个真实案例帮大家划重点!
1. 筹备阶段的直接花费
案例:小张和装修公司谈好10万元全包,预付了1万元定金。结果装修公司临时涨价到15万,小张不同意,对方直接毁约。法院判决装修公司不仅要退还1万元定金,还要赔偿小张另找装修公司多花的2万元差价。
*重点*:签约前的设计费、测量费、材料预订费等合理支出,都能索赔。
2. 错失机会的间接损失
案例:李姐为加盟某品牌奶茶店,提前半年租好了商铺,结果品牌方突然取消授权。法院认定,李姐支付的半年租金、装修押金以及同期同类商铺租金上涨的差价,均属于可赔偿范围。
*注意*:这类损失需有明确证据(比如同期租金市场价证明),不能“随口估算”。
3. 为履约放弃的既有利益
案例:老王原职月薪1万元,因相信朋友承诺的高薪岗位而辞职,结果朋友公司突然取消岗位。法院支持老王索赔辞职后3个月内的误工费。
*关键*:必须证明“放弃原有利益”和“对方违约”有直接因果关系。
---
三、遇到信赖利益损失,我该怎么办?
法小云教你四步维权法:
第一步:保存所有证据
聊天记录别删除!合同草稿、付款凭证、通话录音、甚至对方口头承诺时在场的证人,都是关键证据。
第二步:先友好协商
明确告诉对方:“你违约导致我损失了XX元,如果能协商解决,我们可以签书面和解协议。”记得全程录音或保留文字记录。
第三步:发律师函
如果对方耍赖,可以委托律师发送正式函件。很多人在收到律师函后会主动联系赔偿,避免闹上法庭。
第四步:起诉索赔
准备好起诉状、证据清单,向对方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的法院提起诉讼。诉讼费一般由败诉方承担,不用担心“赔了夫人又折兵”。
---
四、法小云贴心提醒
法律保护诚实守信的人,但维权时要注意两点:
1. 损失必须是实际发生的,不能虚构或夸大;
2. 尽量在对方违约后1年内起诉,避免超过诉讼时效。
---
以上就是关于【信赖利益损失包括哪些具体方面?】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联系专业律师。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情况推荐最合适的法律帮手,一对一梳理细节,助你高效维权!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