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役后对开具无犯罪证明有无影响?
刑事辩护 149次阅读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很多人关心的话题:如果被法院判过“拘役”,之后还能顺利开具“无犯罪证明”吗?
比如,小明因为一次冲动打架被法院判处拘役三个月,现在想找新工作,单位要求他提供无犯罪证明。小明心里直打鼓:这证明还能开出来吗?会不会写着自己有“案底”?
别急,咱们先来理清两个关键概念!。
---
### 一、拘役到底是什么?
根据《刑法》规定,拘役是一种刑事处罚,时间一般在1个月到6个月之间。虽然不用像有期徒刑那样长期关押,但它依然属于“犯罪记录”的范畴。
简单来说:拘役=有犯罪记录。。
---
### 二、无犯罪证明开的是啥?
无犯罪证明的全称是“无犯罪记录证明”,通常由公安机关开具,证明一个人在某个时间段内没有受过刑事处罚。
这里有个重点:只要受过刑事处罚(包括拘役),公安机关就无法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
法律依据看这里。
《刑事诉讼法》第286条规定,犯罪记录应当被封存,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查询时,可以依法提供。
也就是说,虽然普通人查不到你的犯罪记录,但这份记录依然存在。
---
### 三、真实案例帮你理解
1. 案例一。:小李因醉驾被判处拘役2个月,之后申请无犯罪证明被拒。法院明确:拘役属于刑事处罚,无法开具无犯罪证明。
2. 案例二。:小张因过失犯罪被免予刑事处罚,后来成功开具了无犯罪证明。这说明,只有实际受到刑罚才会影响证明开具。。
---
### 四、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如果你曾被拘役,需要开具证明,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确认用途。
如果是普通求职,部分单位接受“无违法犯罪证明”(区别于“无犯罪记录证明”),这份证明可能注明“受过刑事处罚但无其他违法犯罪记录”。
第二步:准备材料。
带上身份证、判决书(或相关法律文书),到户籍地派出所申请。
第三步:特殊情况沟通。
若证明被拒,可向公安机关申请书面答复,并咨询律师是否有其他替代证明(如“刑罚执行完毕证明”)。
---
### 五、小贴士
1. 拘役的记录会伴随终身,但未成年人犯罪符合条件可申请封存。
2. 考公务员、参军等特殊职业时,拘役记录可能影响资格审查,需提前了解要求。
---
以上就是关于【拘役后对开具无犯罪证明有无影响?】的相关回答。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快速获得律师解答。
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会为您匹配专业、合适的律师,一对一沟通法律需求,手把手教你准备材料,轻松解决难题~
法律问题不迷路,法小云陪你安心走好每一步!
过失致人重伤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刑事辩护 149次阅读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意外难题”——比如装修时梯子没放稳砸伤了邻居,或是开车分神撞到了路人……这些“无心之失”如果造成了他人重伤,会面临怎样的法律后果呢?
一、先来举个“栗子”。
去年有个真实案例:工人小王在工地搬运钢管时没注意检查固定绳,结果钢管滑落砸中工友老张,导致老张脊椎骨折、终身瘫痪。法院最终认定小王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是不是觉得“过失”和“故意”差别很大?但法律对“无心之失”的处罚同样严肃哦!
---
二、法律条文怎么说?。
根据《刑法》第235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如果情节特别恶劣(比如逃逸、拒不救助),刑期可能升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关键点解读:。
1. 什么是“过失”?。
- 应当预见风险却因疏忽没预见(比如司机开车时低头看手机)
- 已经预见风险但轻信能避免(比如明知电线老化仍继续使用)
2. “重伤”的标准是什么?。
法律上的重伤可不是“流很多血”这么简单!比如肢体残疾、失明、重要器官功能丧失等,需参照《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由专业机构判定。
---
三、法院怎么判?看两个典型案例。
案例1:。
李女士在小区遛狗未牵绳,大型犬突然扑倒路人致其颅脑损伤。李女士主动垫付医药费并积极赔偿,最终被判拘役五个月,缓刑一年。
案例2:。
张先生夜间驾车撞倒行人后,因害怕责罚逃离现场,导致伤者延误救治截肢。张先生虽事后自首,仍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小云划重点:。
- 是否积极救助、赔偿
- 是否主动配合调查
- 是否有逃逸等加重情节
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判罚轻重!
---
四、如果遇到这类问题,怎么办?。
第一步:立即行动。
- 拨打120救人永远是第一位
- 保护现场并报警(可用手机拍照留存证据)
第二步:法律应对。
- 配合警方调查时如实说明情况,但不要随意签署文件(建议先咨询律师)
- 主动联系伤者赔偿,保留转账凭证、调解协议等证据
第三步:专业支持。
- 尽快委托律师分析案件细节(比如是否存在“意外事件”的可能)
- 若经济困难,可申请法律援助
---
以上就是关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快速获得律师解答。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匹配专业、合适的律师,帮您分析法律风险,制定解决方案。法律难题交给专业人士,咱们心里才能更踏实呀!
敲诈未遂金额多少可立案?
刑事辩护 149次阅读
敲诈未遂金额多少可立案?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有点刺激的话题:如果你被人威胁要钱,但对方还没拿到钱就被发现了,这事儿算不算犯罪?要多少钱才能让警察叔叔立案呢?
先从一个真实故事说起。
小王最近收到一条匿名短信:“不给5万块,就把你的秘密发到网上!”小王吓得手抖,但冷静下来后立刻报了警。后来警察抓到嫌疑人时,对方一分钱都没拿到。没想到,最后法院还是判了那人坐牢!
法律怎么说?。
根据《刑法》第274条,敲诈勒索罪的关键不是“有没有拿到钱”,而是“有没有威胁行为”。
比如你拿着刀去要钱,哪怕对方还没掏钱包,只要你的行为让对方感到害怕,就可能构成犯罪!
关于金额,法律是这样规定的:
1. 既遂(成功拿到钱)。:通常金额达到2000-5000元以上可以立案(各地标准稍有不同)。
2. 未遂(没拿到钱)。:哪怕一分钱都没到手,只要符合以下情况也能追究:
- 威胁手段特别恶劣(比如扬言杀人)
- 针对老人/小孩/残疾人等特殊群体
- 导致受害人自杀/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
真实案例看这里。
2021年浙江的张三用PS艳照威胁李四给3万元,李四报警后张三被当场抓获。虽然张三没拿到钱,但法院认为他PS照片的行为性质恶劣,最终判了8个月有期徒刑。
遇到这种事怎么办?。
1️⃣ 保存所有证据。
短信、微信、邮件截图
录音录像(悄悄录下对方威胁过程不违法哦)
目击证人联系方式
2️⃣ 立即报警。
带着证据去派出所做笔录
重点说明对方的具体威胁手段
3️⃣ 别私下解决。
很多骗子会假装“最后一次要钱”
及时找律师咨询(后面会教你怎么找)
4️⃣ 保护人身安全。
尽量避免单独见面
必要时可申请警方保护
你可能想问。
Q:对方只要过500块,能报警吗?
A:虽然金额小,但如果威胁手段恶劣(比如说要泼硫酸),照样能立案!
Q:网上匿名威胁怎么办?
A:所有网络账号都能溯源,保存好IP地址、账号ID等信息交给警方。
重要提醒。
很多受害者因为害怕“丢脸”选择沉默,反而让坏人越来越嚣张。记住:法律保护的是受害人,犯错的是施暴者!
以上就是关于“敲诈未遂金额多少可立案?”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快速获得律师解答。
我们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会为您匹配最专业、最合适的律师,无论是分析证据还是陪同报案,都能给您实实在在的帮助。法律问题无小事,早一步行动,多一分安心哦~
监狱不收监的疾病有哪些?有哪些具体要求?
刑事辩护 149次阅读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电视剧里常见的情节:生病了是不是就不用坐牢了?现实中还真有类似规定,不过可不是随便咳嗽两声就能"保外就医"的哦!
(空一行)
一、法律里的"免坐牢金牌"长啥样?。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65条和《暂予监外执行规定》,确实存在三类特殊情形可以申请暂予监外执行:
1. 重症患者。:像癌症晚期、严重心衰这类危及生命的疾病
2. 传染病患者。:比如肺结核活动期这类可能传染他人的疾病
3. 生活不能自理。:比如瘫痪、严重精神疾病等需要长期照护的情况
(空一行)
二、具体标准比想象中严格。
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 病情达到《保外就医严重疾病范围》标准
- 在看守所或监狱的医疗条件下无法有效治疗
举个真实案例:2021年某地张某某因诈骗罪被判刑,但因其患有尿毒症需要每周三次透析,最终获批暂予监外执行。
(空一行)
三、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如果家人或朋友符合上述情形,可以这样操作:
1. 收集近三个月内的三甲医院诊断证明
2. 向办案机关提交《暂予监外执行申请书》
3. 参加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鉴定
4. 等待法院或监狱管理局的审批决定
特别注意:获批后每3个月要提交病情复查报告,一旦病情好转还是要继续服刑的哦!
(空一行)
四、常见误区要避开。
• 怀孕≠免于收监(分娩后仍要执行)
• 艾滋病患者现在也能收监(有专门关押场所)
• 装病会被识破(要经过专家组鉴定)
还记得2019年轰动一时的李某案吗?他伪造肝癌诊断证明,结果被专家发现CT片是PS的,最终因"逃避刑罚"被加重处罚。
(空一行)
以上就是关于"监狱不收监的疾病有哪些?有哪些具体要求?"的相关回答。如果您的家人正面临类似困境,千万别急着在网上找偏方,立即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名专业律师在线待命,会根据具体情况帮您制定合法应对方案,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是明智之选!
死缓核准的具体流程是什么?
刑事辩护 149次阅读
大家好呀,我是总抱着《刑法》入睡的法小云~
有没有小伙伴和我一样爱看刑侦剧?电视剧里总出现法官敲锤子喊"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但其实一到现实里,这个高冷又陌生的"死缓核准"流程究竟怎么走?今天就带大家解锁这个法律副本!
#### 一、前置知识小手册
先拆解专业名词:
1️⃣ 死缓:死刑缓期执行,俗称"两年观察期"
2️⃣ 核准:动真格的最后安全锁(必须最高人民法院点头)
#### 二、法律说明书
《刑法》第四十八条白纸黑字写着:"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打个比方:
🔔 普通法院:发快递的小哥(负责把资料交给最高法)
🔔 最高人民法院:包裹终点站的安检员(拆包检查后盖章放行)
而《刑事诉讼法》里的三百四十六条悄悄补充:"高级法院复核死缓案件,必须提审被告人"。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法官必须和被告当面确认"这把刀砍得对不对"。
#### 三、闯关地图(实际操作流程)
1️⃣ 新手村
基层法院先判死缓,然后开始自动触发"求生传送"——文件会咻的一声自动上传
2️⃣ 中继站
省级法院做二次安检:
👉 看材料是不是完整无缺
👉 看证据有没有漏网之鱼
👉 法官要和被告人面对面聊天(术语叫"提审")
3️⃣ 终极BOSS战
所有资料快递到最高法,这时候:
◼ 三人法官团重新看全部案卷
◼ 必须当面见被告人(哪怕人在天涯海角也要视频连线)
◼ 最终裁决可能有三种结局:
✓ 绿灯通行(维持原判)
✓ 发回重审(发现剧情BUG)
✓ 直接改剧本(改成死刑或无罪)
#### 四、经典剧场重播
举个真实案例:《李某故意杀人案》生命周期:
🕒 2020年7月:市法院判死缓
🕒 2020年9月:案件自动抵达省法院
🕒 2021年2月:最高法通过视频提审李某
🕒 2021年4月:最高法大笔一挥改判无期(因为发现了被害人有过错的隐藏剧情)
#### 五、求生手册(给家属的锦囊)
1. 快递单追踪
收到判决书第一件事:记下判决书上那个神秘的"案号",这是查询案件进展的密码
2. 申诉通道
如果觉得剧情设定有问题,可以用这三种方法修改剧本:
◽ 在10天内写上诉状(注意!是从收到判决书的第二天开始算)
◽ 找律师当"剧情顾问"
◽ 往省法院的信访窗口递材料
3. 一定要保留这些魔法道具
◽ 带有红印章的判决书原件
◽ 所有签过字的庭审笔录复印件
◽ 律师的名片(最好存三个联系方式)
#### 六、隐形小贴士
有时候判决书会在路上迷路!如果超过半个月没收到消息,记得:
☑ 打电话给承办法官(办公室电话一般在法院官网)
☑ 每周打个爱的追踪(但别在午休时间突袭哦)
看完是不是感觉"死缓核准"也没那么可怕?就像网购需要层层质检,法律也在用最严格的方式守护生命的重量。
如果此刻手机前的你正在经历类似困扰,悄悄告诉你:点击下方蓝色小按钮,可以一键召唤10万+在线律师大军。我们会像搭配师一样,为你精准匹配最懂你的法律助手,手把手陪你闯过这段特别时光~
非法行医如何取证以立案调查?
刑事辩护 148次阅读
【非法行医如何取证以立案调查?】
心疼!一辈子攒的钱打一针就没了?隔壁王婶听说邻居介绍的"神医"能治腰疼,结果花了五千块扎针不见效不说,皮肤还溃烂流脓...这种江湖郎中不但坑钱还可能害命!遇到这样的假医生咱们该怎么办?法小云今天就教会大家关键三步!
一、法律给咱撑腰呢
这些闹心的"神医"很可能触犯《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非法行医罪!这条法规的小本本上写着:
四种情况直接判刑:
①无证上岗还嘴硬不承认
②治坏人民还拒不悔改
③用偏方害得人器官受损
④直接闹出人命的
(最重能判十五年!)
想立案其实不算难~
只要对方耍这三种花样:
✓ 无法出示《医师资格证》
✓ 诊室像黑作坊没备案
✓ 错误治疗让你伤身破财
二、真实判例敲黑板
2019年浙江陈女士做"干细胞美容"
结果感染住院三个月
法院查明这个"美容院"就是三无作坊
老板李明判了四年罚了五十万
三、取证宝典必须存好
第一步:人间清醒留证据
✔二维码付款赶紧截图
✔偷偷拍下治疗过程和小视频
✔终极杀器:把"提前治好"的承诺录音!
(比如"包治百病""无效退款"这种鬼话)
第二步:拉盟友组团揭发
→找同病房的病友做"战友"
→收买服务员当"线人"
→让快递小哥证明确实有这个地方
第三步:直捣黄龙快准狠
▲当地卫健委官网投诉马上到
▲反手一个110不会错
▲别忘到正规医院做伤残鉴定
聪明人还要看这里
遇到穿白大褂却不挂牌的诊所
在任何地方交钱都要收据
听到夸海口的话偷偷开录音
检查药品有没有过期、假货
遇到这类糟心事别着急上火
点击下方蓝色"在线咨询"按钮
在线律师帮你把关证据
从投诉到立案全程陪伴
注册律师超10万名
一对一制定维权方案
(以上内容根据真实案例改编,部分细节经过模糊处理)
什么是虚假广告处罚标准?如何界定虚假广告?
刑事辩护 148次阅读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聊一个特别接地气的话题——那些年我们可能都踩过坑的"虚假广告"!比如朋友圈里三天瘦十斤的神奇药丸,直播间里"用一次皱纹全消失"的贵妇霜...是不是听着就心动?但你知道吗,这些夸张宣传可能已经违法啦!
-----
一、法律怎么说?三招教你识别"虚假广告"。
法律给虚假广告画了三条红线(主要看《广告法》第28条):
1. 虚构效果。:比如保健品宣传能治癌症
2. 数据造假。:实验数据、用户评价都是编的
3. 隐瞒真相。:故意不说产品缺陷或使用风险
举个真实案例:
某化妆品公司宣称"28天淡斑80%",结果消费者使用后毫无效果。法院认定构成虚假广告,判罚20万元!关键证据是:公司拿不出任何实验报告,所谓"用户对比图"也是PS的。
-----
二、虚假广告的代价有多大?。
根据《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
- 罚款起步价。:广告费3-5倍(广告费算不清的,直接罚20万-100万)
- 严重情况。:吊销营业执照,甚至要坐牢!
- 连带责任。:明星代言明知虚假还宣传的,要跟着赔钱
去年有个典型案例:
某网红直播卖"防脱洗发水",实际是普通洗发水换包装。最后被罚没180万,直播间还被封号3个月!
-----
三、普通人遇到虚假广告怎么办?。
作为消费者:。
1. 立即保存证据:截图广告词、录屏直播、保留付款记录
2. 联系平台投诉:各大电商平台都有"举报虚假宣传"入口
3. 拨打12315热线:工作人员会教你怎么提交材料
4. 损失超5000元:建议直接找律师起诉
作为商家:。
1. 广告词要"三查":查功效证明、查数据来源、查禁用词汇
2. 明星带货要签"保证书":明确要求代言人核实产品真实性
3. 定期自查:对照《广告法》第9/28条逐条检查
-----
四、特别提醒:这些词千万别乱用!。
- 医疗类:治愈、根治、无效退款
- 食品类:延年益寿、防癌抗癌
- 化妆品类:换肤、重生、医学认证
(具体禁用词表在市场监管总局官网能查到哦)
-----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虚假广告处罚标准?如何界定虚假广告?"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提问。系统会智能匹配熟悉广告法的律师,一对一帮您分析证据、准备材料,用法律武器守护您的权益~
(本文生效法规:《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案例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
缓刑期间再次犯罪是否还能获得缓刑处理?
刑事辩护 148次阅读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要和大家聊聊一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了事,这次还能争取缓刑吗?"
先别急着皱眉头,咱们设想个场景:小明去年因为一时冲动打架被判缓刑,最近又和邻居发生摩擦被带走调查。街坊们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次肯定要坐牢了",也有人说"说不定还能再给次机会"。屏幕前的你,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困惑呢?
一、法律怎么说?。
根据《刑法》第七十七条,缓刑人员在考验期内犯新罪的话,原判缓刑会被撤销,新账旧账要一起算。举个栗子:假设张三原本因盗窃罪被判1年缓刑2年,缓刑期间又打人致轻伤,法院会先撤销原来的缓刑,把1年刑期和新罪的刑期相加执行。
而想要再次获得缓刑,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 新犯罪行属于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轻罪
2. 有明显悔罪表现
3. 确定不再危害社会
但现实中,在缓刑期间再犯新罪,法院通常会认定当事人没有真正悔改,很难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哦。
二、真实案例看门道。
案例1:李女士因交通肇事罪获缓刑,期间又醉驾被查。法院撤销原缓刑,两罪并罚执行实刑。
案例2:王先生缓刑期间因超市偷窃200元商品被抓,虽然金额很小,但最终仍被收监执行原判刑期。
三、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1. 主动配合。:第一时间联系办案机关说明情况,千万别玩失踪
2. 积极补救。:主动赔偿受害人损失,争取谅解书
3. 收集证据。:保留能证明自己确有悔改意愿的材料(如参加公益活动的记录)
4. 专业支持。:及时委托律师,针对新旧两罪制定辩护策略
这里要敲黑板提醒:千万不要觉得"反正要坐牢了就破罐子破摔",积极补救和消极应对的结果可能天差地别!
四、重要提醒。
缓刑是法律给的珍贵机会,考验期内要特别注意:
- 每月按时到司法所报到
- 遵守禁止令规定(比如不能去特定场所)
- 外出超过7天必须提前报备
- 发现身边朋友有类似困扰,记得提醒TA及时咨询专业人士
以上就是关于"缓刑期间再次犯罪是否还能获得缓刑处理?"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先深呼吸保持冷静,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就能立即联系律师。平台上有10万专业律师在线,会根据具体情况为您匹配最合适的法律顾问,手把手教您应对难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判十年罚款十万无力支付,该如何处理?
刑事辩护 148次阅读
判十年罚款十万无力支付,该如何处理?
法小云来和你聊聊这个问题
开头:别慌!先深呼吸。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突然收到判决书,不仅要坐牢十年,还要交十万罚款,但兜里一分钱都拿不出来……这种时候,人难免会慌得手脚发冷。
但别急!法律不是冰冷的机器,它其实给“实在没钱”的人留了解决办法。今天法小云就和你聊聊:如果真遇到这种情况,到底该怎么办?
---
法律知识小课堂。
咱们先搞清楚两个重点:罚金是什么。?真的可以不交吗。?
1. 罚金的性质。
根据《刑法》第53条,罚金是法院判决的一种财产刑,目的是惩罚犯罪,同时弥补社会损失。
但法律也说了:如果确实没能力一次性交清,可以分期缴纳;如果遇到天灾人祸等特殊情况,还能申请减免。
2. 不交的后果。
如果故意拖着不交,法院可能会:
- 冻结银行账户、查封财产
- 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老赖”)
- 在服刑期间影响减刑、假释
关键点。:只有“确实没能力支付”+“主动配合法院”的人,才能合法避免严重后果。
---
真实案例参考。
案例1。:张三因交通肇事罪被判3年、罚金8万。他妻子重病卧床,家里只有一间老房子。法院调查后,允许他出狱后5年内分期缴纳,每月500元。
案例2。:李四因非法经营罪被判罚金15万。他刚出狱就遭遇车祸丧失劳动能力,法院核实后直接减免了全部罚金。
---
手把手教你应对。
如果你或家人真的遇到这种情况,按这四步走:
第一步:立即联系法院。
- 在收到判决书10天内,向原审法院提交书面申请
- 模板这样写:
“申请人XXX因经济困难,无力缴纳罚金,现申请减免/分期缴纳,理由如下……”
第二步:准备证明材料。
- 贫困证明(找村委会或居委会盖章)
- 病历、残疾证、失业证等
- 银行流水、财产清单(证明真的没钱)
第三步:重点沟通这两点。
1. 说明自己不是故意不交,而是确实困难
2. 主动提出可行的还款计划(比如每月能还500元)
第四步:寻求专业帮助。
- 向法律援助中心申请免费律师(拨打12348)
- 请律师帮忙整理材料、出庭陈述
---
法小云特别提醒。
1. 千万不要偷偷转移财产!这会被认定为“拒不执行判决”,可能加刑
2. 服刑期间好好改造,表现好更容易获得法官理解
3. 如果身体有严重疾病,记得提交医院证明
---
以上就是关于“判十年罚款十万无力支付,该如何处理?”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平台下方的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快速获得律师解答。我们已对接全国10万+专业律师,能为您精准匹配擅长处理罚金纠纷的律师,一对一沟通具体情况,制定最适合你的解决方案。
法律问题看似复杂,但只要用对方法,总能找到出路——法小云永远在这里陪你理清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