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扎心的话题:你有没有在网上看到过“七天学会月入过万”“名师一对一保过”的课程广告,兴冲冲报名后却发现老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课程内容全是网上复制粘贴的?
别慌!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掰扯清楚:遇到这种虚假宣传的网络课程,培训机构到底该负什么责任?咱们普通人又能怎么维权?
法律武器库:这些法规给你撑腰!
1️⃣ 《广告法》第4条
白纸黑字写着:广告不能虚假!如果机构吹嘘“包就业”“保过率95%”却拿不出证据,直接构成虚假宣传。
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
重点来啦!如果证明机构存在欺诈行为(比如伪造学员案例、虚构名师背景),消费者不仅能要求退费,还能要求三倍赔偿!
3️⃣ 《民法典》第148条
被忽悠签了合同?别怕!法律规定因欺诈签订的合同,受骗方有权直接撤销。
真实案例看门道
👉 2022年杭州某编程培训班宣称“学完接单月入2万”,实际学员接单率不足10%。法院判决机构全额退费,并额外赔偿每人5000元!
👉 2023年北京某考研机构虚构“命题组老师授课”,被市场监管局罚款80万元,学员全部获得退费。
手把手维权指南
第一步:固定证据
- 立刻截图课程广告页面(带发布日期)
- 保存聊天记录、付款凭证
- 录屏课程内容与宣传不符的部分
第二步:先礼后兵
先联系机构客服,明确要求:“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我要求解除合同并退费”。记得通话录音!
第三步:放大招投诉
如果协商无果,三管齐下:
1. 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
2. 登录全国12315平台上传证据
3. 向当地市场监管局提交书面举报
第四步:法院见真章
对于万元以上的纠纷,直接到法院起诉。重点主张:
- 要求撤销合同(适用《民法典》)
- 退费+三倍赔偿(适用《消法》)
小云特别提醒
别被合同里的“概不退费”吓住!这种条款本身就是违法的,法院根本不会认~
以上就是关于“学生在网络课程虚假宣传下受欺骗,培训机构需承担哪些责任?”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我们会为您匹配最合适的法律顾问,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守护您的每一分血汗钱!
(法小云悄悄说:维权要趁早,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