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培训班纠纷中遇到虚假宣传该如何处理?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特别“扎心”的话题——艺术培训班那些让人上火的虚假宣传。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报名前机构吹得天花乱坠:“名师一对一指导”“三个月包过考级”“不满意全额退款”,结果交完钱才发现老师是刚毕业的学生、课程缩水一大半、退费更是难如登天……
别急!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拆解这些套路,教你怎么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
法律知识小课堂
遇到虚假宣传,我们背后可是有“三大护法”撑腰的!
第一招:《广告法》
如果培训班在广告里夸大或说谎(比如虚构师资、虚假承诺效果),直接违反《广告法》第四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内容)。
根据第五十六条,如果虚假广告造成损失,广告主(也就是培训班)必须赔钱!
第二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咱们交钱报名就是消费者!
根据第五十五条,如果商家有欺诈行为(比如承诺“包过”却完全不达标),你可以要求退钱,还能额外索赔交费金额的三倍!
第三招:《民法典》
签合同前对方“画大饼”,实际服务却大打折扣?
根据第五百七十七条,这属于违约行为,你有权要求退费、赔偿,甚至解除合同!
案例参考
2021年某地法院曾判决:一家舞蹈班宣传“国家级教练授课”,实际由无资质老师代课,法院认定构成欺诈,判决全额退费并赔偿5000元!
---
遇到问题怎么办?法小云教你四步走
第一步:固定证据
别急着吵架!先悄悄保存这些“铁证”:
- 宣传单、朋友圈广告、聊天记录(截图+录屏)
- 合同、缴费凭证(发票或转账记录)
- 课程表和实际上课记录(比如拍照或签到表)
第二步:先礼后兵
带上证据找负责人协商,明确要求: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我要求退还XX元,否则将向监管部门投诉。”
(记得全程录音!)
第三步:搬救兵
如果对方耍赖,24小时内拨打这些电话:
- 消费者协会:12315
- 市场监督管理局:12345
- 教育局(如果是正规办学机构)
第四步:法庭见
前三种方法都行不通?别怕!
带着所有证据去法院起诉(诉讼费最低50元),很多案例显示,消费者胜诉率超过80%!
---
特别提醒
1. 签合同前务必逐条核对宣传承诺是否写进条款
2. 尽量选择分期付款,降低风险
3. 警惕“口头承诺”,关键内容必须白纸黑字
---
以上就是关于【艺术培训班纠纷中遇到虚假宣传该如何处理?】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快速获得律师解答。
我们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服务,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专业律师,手把手教你收集证据、计算赔偿金额,陪你一起维护合法权益!
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保护你的温暖铠甲。我是法小云,我们下期见~